按照多元评价方式全面改革高考的设想,看来势成必然,不过成效尚难评价。概言之,由于“零”次考试会引起混乱,“多”次考试尚欠成熟且非万能,“一考定终身”似乎还会继续
话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09年共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新课改高考。今年一些省将把以平时学习情况为依据的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录取参考;今后的高校招生,除了要看高考分数,还将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及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评价。这些努力,旨在改革“一考定终身”的考录方式。那么,如何看待“一考定终身”?未来将会怎样?
“一考定终身”,曾经承载了国人多少梦想、留下了几多传奇!如今却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痛”。基于这种变化,笔者拟以语言分析方式,解读“一考定终身”的过去与将来。
“一”的评价
“一”考定终身,缘何在中国落地生根?首要原因是它的社会成本低、操作方便。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建议,为了实现社会正义,可要求人按其具有的智慧、勇敢、节制等不同品德而分别扮演统治者、军人、劳动者角色。柏拉图的重点不在于谁真正具有何种品质,而在于让人各安其位、各守其责以保持社会和谐,在于降低管理成本。将个人命运押宝于一场考试,功效与此类似。其次,它具有程序上的公正性。实质上的公正尽管高妙但从未实现,退而求其次,只能追求程序上的公正了。考试程序,能通过给人起点平等而大大减少社会磨擦。第三,我国的考试传统深厚。科举考试制度虽已废除104年,但余威仍在。科举考试的合理因素曾激励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文官制度,而今天我们又借鉴文官制度兴起了公务员考试!考试,在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史中得到了承传。
不过,“一”次考试定输赢的制度安排有天然不足。“一”次考试具有集权特征,且易与特权形成共谋。招生弊案的不时产生,即为招生集权滋生特权的明证。
从逻辑上讲,“一”的替代物有两类:“零”或“多”。“零”次考试即不考试,就目前的社会信用水平而言大可不必尝试。“多”,即实施多次、多类高校招生考试。在这方面,我国实行了地方分权,分省高考;院校分权,高校自主招生;并拟实行考试分权,强调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高考+综合测评+学业水平评价)。分省高考肇始于上海1987年的试点,现已成为基本制度;高校自主招生正在推广之中,2009年可自主招生高校计有76所。但有观察指出,一些高校自主招生有蜕变为“小高考”的趋势,而这些“小高考”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考试负担。按照多元评价方式全面改革高考的设想,看来势成必然,不过成效尚难评价。概言之,由于“零”次考试会引起混乱,“多”次考试尚欠成熟且非万能,“一考定终身”似乎还会继续。
“考”的反思
当血缘关系、世袭制度阻挡了社会流动和地位升迁之路时,保守僵化就会成为人类的宿命。考试制度恰是打破世袭垄断、保证精英治理的良药。相对健全的考试制度曾为草根智慧提供了舞台,为中华民族的长盛不衰、绵延不绝做出了贡献;1977年恢复高考的实践进一步证明,考试制度,可以打破不合理秩序、开启一个时代。现行高考制度确有弊端,但这与考试的次数和频率无必然关联,而在于能否确定科学、合理的高考招录标准及功能定位。
高校招生录取必须重点关注三类核心标准:一为学术标准,即学生的学业能力。西方一些大学坚持招生的“学术金本位”原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未授予奥巴马总统荣誉博士学位,部分地包含此意;二为能力标准,即学生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因此有论者认为,生活无限宽广、社会风云变幻,根基于生活和社会的高考没有必要严格限定考试范围;三为公平标准。高等教育机会属稀缺资源,它的分配事关社会正义。因此有时为了照顾弱者而适当剥夺强者,此即“反向歧视”政策。以上三大标准相互独立,有时甚至互有矛盾,且在不同时期三者的权重各异。目前中国必须考虑,如何保护易被扭曲的学术标准;如何强化一直过弱的能力标准;如何兼顾备受重视的公平标准。
高校招生考试的功能定位必须重视三大要点:一是必须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高考无论怎么改,都会成为中小学的指挥捧。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这是一个世界性逻辑。所以考试及考试改革,理应关注它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二是必须有利于防止强化应试教育。2009年高校自主招生比例不再限定为5%。但由于高校并不参与也一般不会过多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因此必须考虑,如何协调高校招生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会不会引发新的应试教育?三是必须有利于培养和选拔人才。自古以来,教育不仅培养人才,还担负着人才选拔功能。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