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下调经济预测 重挫全球股市 A股创反弹新高后回落
受世行下调全球增长预期影响,欧美股市和亚太市场全线下挫,沪深股市昨日冲高回落。
国家统计局指出,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下阶段经济可望企稳向好。二季度GDP预计可能接近8%,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
国内股市
传准备金率或下调 沪指创新高后回落
据新华社电 受世行下调全球增长预期、欧美股市全线下挫影响,沪深股市昨日双双低开。但在市场传言央行近期可能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下,银行类个股集体走强,从而带动两市低开高走。上证综指午后一度上摸2941点的本轮反弹新高。此后沪指快速回落,跌破2900点,收盘跌0.12%。
全球股市
世行下调经济预测 美欧亚太股市暴跌
正当人们在讨论全球经济是否进入复苏通道之际,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报告称,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将下滑2.9%,低于其早前估计的降幅1.7%。
受此影响,全球股市昨天应声下跌。道指周一暴跌2.35%,欧洲主要股指跌幅都在3%左右。伴随隔夜美欧股市的重挫,亚太地区主要股市23日也纷纷暴跌。
天相投顾全球资本市场研究组汤云飞表示,世行报告显示,全球实体经济的复苏速度并没有资本市场所反映的那么快。
但美国奥普拓全球宏观对冲基金创始人科斯顿·凤指出,在美联储开会前两天,股市如此大跌,应当是多头出货减仓或止损行为。
油价金价齐跌美元受捧
股市受挫,美元却受到避险资金追捧,对主要货币比价上涨。与此同时,纽约市场的最近期原油合约跌收近4%,创下近三周以来的新低;主力黄金合约跌收约1.6%,收盘价创下了六周以来新低。
去年四季度我国经济已见底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23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如果不出现新的大的意外,基本可以断定,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见底,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下阶段经济可望企稳向好。
从GDP运行走势看,二季度GDP预计可能接近8%,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从GDP季度同比情况看,此轮经济的底部应该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从有关部门初步测算的GDP季度环比情况看,去年三季度增长2%,四季度增长0.1%,今年一季度增长1.5%,二季度预计增长2%以上,由此判断,此轮经济的底部应该在去年四季度。
从工业生产走势看,从3月份开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回升态势,5月份增速基本恢复到去年10月份水平。从工业运行情况看,此轮经济的底部应该在去年11、12月和今年1、2月份。
从主要工业产品看,全国钢材日产量从去年12月开始波动上升,5月份达到去年以来最高水平。全国日平均发电量从3月开始回升,6月上旬接近100亿千瓦小时。
工业增速扭转大幅下滑势头
工信部昨日发布1~5月工业总体运行情况显示,工业经济扭转了增速大幅下滑的势头,虽然稳步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但积极变化的现象进一步增多,工业整体运行正向好的方向发展。
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其中5月份增长8.9%,比4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速同步回升。1~5月,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8%和5.7%;其中5月份分别增长9.7%和8.6%,比4月份加快1.5和1.7个百分点。
“CPI近期将现拐点”的说法近日频频见诸报端。记者采访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普遍认为,经过CPI及PPI的连续下跌后,通缩正逐步消失,眼下需要防范的是由资金推动的新一轮通胀,但年内出现这种通胀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年内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
CPI已到底 拐点将现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说:“通缩最严重的时期已过去。”这实际上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们的共识,从这层意义上讲,CPI将迎来向上走的拐点。
争论焦点:转正时间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一般而言,M1持续上升对CPI的提升将滞后2~3个季度,对PPI的提升滞后3~4个季度,在经历了三个季度的持续增长,目前M1增速已达18%的高位,因此CPI的拐点在未来两个月内很有可能出现。
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彭程表示,8月,随着翘尾效应的消失和近期全球商品价格的上涨,通缩可能很快转正。
国泰君安分析师姜超则预测,CPI将从8月份起加速上行,至10月份升至0左右。
而另一派的学者们认为,中国的CPI会在年底时才转正。
美林银行及美国银行的分析认为,虽然CPI的负增长已经见底,但是CPI的转正还不会在近两个月内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中国CPI转正是资金推动型的,而不是需求导致的。
摩根斯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CPI下跌已到底,其跌幅会在下半年慢慢收缩并在第四季度转正值。
政策走向:仍适度宽松
CPI在我国向来被视为与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的指标之一。那么,CPI转正会否引起宽松货币政策的即刻转向呢?
龚方雄认为,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减少,但今年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适度宽松,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下降。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经验表明,在通胀尚未成为事实前,任何政府都不会出台相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