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中国作协6月18日在中国作家网上发布了2009年会员发展的公示消息后,各大网站就沸腾了起来。因为过了一周的公示期,如无大问题,85岁的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就将与其他6名港澳作家一道,正式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这的确算是一个新闻。因为从金庸的角度讲,他是有资格入会的,从另一个侧面看,这也是自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拥有8000余会员的中国作协首次吸纳港澳地区作家入会,大家觉得新鲜是没啥错的。
但是,或许中国作协没想到,恐怕就连想象力丰富的金庸本人也无法设想,只是一件入会的平常小事儿,几天之内竟整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这两天,网上说啥的都有,而一些言论,只能说是起哄架秧子,我读过之后,唯一的感觉就是莫名其妙。比如有人说金庸简直是老糊涂了,出了那么多的书,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上可呼风唤雨,下可令读者痴狂,还入得哪门子作协呢?另有金迷指责金庸“晚节不保”,扬言其一旦入会,就抵制他的作品。还有人说,人家金庸本不搭理中国作协,是被“挟持”入会的,说得有鼻子有眼儿,好像那些审批手续就是他经办的。还有人则直接拿中国作协和中国作家开涮,称金庸根本就没“资格”加入中国作协,原因有三:第一是他太年轻,有些比他老的还没入呢;第二是他写的东西打打杀杀卿卿我我,不是主旋律;第三是他不具备中国作家的基本素质,他不会抄袭啊!我觉得,中国作协和中国作家可能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任何行业都不是铁板一块,水清至纯是不现实的,因而讨论这些问题应该有善意有诚意,一味地恶搞和谩骂,只能说明你太狭隘太不善良,不仅什么都解决不了,还会越搞越乱。
说到底,入不入中国作协,是金庸自己的事儿,完全取决于他的意愿,别人无权干涉,话说得太多不好,大惊小怪就更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