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著名香港作家金庸可能将在月底正式加入中国作协的消息,感到十分诧异,早已奠定华人世界“江湖”地位的金大师,难道要与郭敬明等一干人等为伍?但细细想来,倒也立刻释然。
作协近来可谓风波不断,先是郭敬明加入其中引发广泛质疑,随后又有降低门槛接纳网络作者的风波,连韩寒都撇着嘴声称“作协一直是可笑的存在”,可见这块昔日的金字招牌有着怎样的尴尬。虽然中国作协会员共有8000之众,可真要拣出有分量的作家,却也不是信手拈来。为挽回既往的影响力,广纳贤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又怎能放过金庸大师。
与作协的顺理成章相比,主动向中国作协递交了申请表的金大师也有自己的理由。大师的武侠小说尽可以有武林中人桀骜不驯笑傲江湖,但作者本人似乎不甘游离“主流”之外,早有当教授、读博士之举,虽然也可以理解成不断进取,但博取名望的评价始终也不绝于耳。而这次据称金大师进入作协,且有望出任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如此一来也就理解大师了——毕竟不是超脱凡俗的小说中人物啊!
不过,这事儿怎么说也有点别扭。此前绷着脸自顾自地玩严肃文学的作协终于知道了兼容并蓄的道理,下到洗不清抄袭罪名的黄毛乳子,上至长期视其不见的耄耋老人,只要名声足够一律招致帐下,是不是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思?不是说金大师不够格、也不是说郭敬明、网络写手们不能进作协,可咱总得弄明白作协是干什么的?现在风光不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不能一味划拉名人而没有原则,这可就应了赵本山那句话,找了一帮名人,最终不过是个“人名”。至于金大师,能进入作协可喜可贺,反正已经封笔多年,犯不着为了万千痴心读者的江湖梦想而死守清规——尽管,金庸迷们是多么希望大师是一副于华山之巅不拘行色,不图霸业仗剑狂放不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