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作了《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引起各方广泛关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有关审计专家,他们对今年审计报告的新变化、新特点等给予了解读和分析。今年审计报告的三个“首次”,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审计署首次自我点名
在今年审计报告第二部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中,有“教育部、审计署等15个部门本级年初预算有103.92亿元未细化”的表述,这句话乍看并不起眼,但却是审计署在历年审计报告中首次点自家名字。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张立民把这一点与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近年来的变化联系起来,他认为这是一个突破,审计署正在从“审计风暴”的激进中走出来,更加客观、务实,也并不避讳自身存在的问题。
南京审计学院副院长王会金表示,审计署首次点自己的名,这是一个很好的姿态,监督者自身也需要监督,审计署是在实事求是。“审计风暴”是前几年社会上对审计报告的过高期待造成的,但实际上“审计不是整人,审计的人要低调一些”,审计长刘家义的风格是突出预防,“善医治未病”,审计不一定要把披露作为重点,而是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沟通、整改。
在研究审计多年的张立民看来,我国的审计工作近年来从过去注重反腐败和事后追查,已转向服务于经济建设决策,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到了预防上。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审计“免疫系统”的定位,更加贴近于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避免了“把审计署当监察部”的倾向。今年的审计报告相比过去的变化是对宏观问题、体制问题的调查多起来,更加关注从政府自身行为和政策上找原因,突出了“惩前毖后”的建设性色彩。
近两年为什么不再刮审计风暴了?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的确,由于审计署近两年不在审计报告中具体披露各部委的具体问题金额,各部委不再强力反驳,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会舆论的关注度。张立民告诉记者,事实上,今年的审计报告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宣读前已经在国务院内部开了个会,组织各部委搞好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的整改落实,因此此次审计报告并没有引起各部委群起争论。而王会金也对此认为,审计署能在审计报告公布之前与有关方面沟通,自然是更加注重实效的做法。
不过,审计专家林炳发对此表示,今年审计报告如此温和,已经没有当年审计风暴的激烈了,审计署把自己降到监督对象的级别,某种意义上说也不太正常。当然,从今年的审计报告来看,最重要的不是揭露问题、而是执法能不能跟得上。每年的审计中,各部委都暴露出问题,但正因为大家都有问题,最后法不责众,这样会否影响审计本应发挥的作用。
首次曝光虚假高新企业逃税
据今年审计报告披露,审计署首次抽查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116户企业,竟有85户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36.31亿元,这组数字突出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林炳发从企业角度提出了他的看法,企业取得高新企业认定,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直接成为企业的可分配利润,这对企业是巨大的诱惑,导致我国很多不符合条件企业铤而走险,通过各种门路来获得高新企业认定。而高新企业逃税问题的主要问题出在认定环节上。另外他还提出,除了虚假高新技术企业外,企业通过虚构残疾人就业来获得税收优惠的情况也很严重。
对于假高新企业这种违法行为,王会金提醒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鼓励创新,但是不能容忍造假,不仅如此,假发票也已经泛滥成灾,但据我的了解,一些税务部门对此的整治并不到位。”
张立民把这些问题的根源归因于中央和地方在税收优惠政策资源上的博弈。他认为,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完善,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财税扶持是我国的重要政策,要落实好这个政策就必须严格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要防止地方以高新企业等名义,来占有中央税收优惠政策资源。
首次专项调查财政体制
审计署首次进行了对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专项调查,并抽查了部分税收征管工作,结果发现了几大突出问题。一是基层政府自主调控财力较少,事权与财力不完全匹配。二是地区间财力不够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较大。三是部分地方收支管理不够规范。对上述问题,在国务院责成下,财政部和有关地方政府正在研究改进和完善相关制度。
审计署在税收征管问题的抽查中,发现62个县级国税局违规向169户企业提前征税或多征税款23.4亿元;抽查214户企业,国税部门违规将71户企业的130.92亿元税款延期征收,占这些企业当期应缴税款的54%。同时发现消费税制度不够完善,烟、酒和化妆品类的消费税主要是在生产环节从价计征,企业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压低产品出厂价,造成少缴消费税。
王会金对此表示,之前审计署并未行使过调查税收体制方面的职能,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变化,这也说明分税制实行十多年来,已经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了。林炳发认为,审计报告还没有提到一个问题,就是分税制并不一定要国地税分家、设立两套税收系统,这样一是提高了税收成本,二是增加了腐败可能。企业在国、地税分家的情况下,纳税总体成本也非常高,就连网上报税都要国税、地税两张盘,而且国税和地税对企业的很多规定和标准又不一致,这样也导致了企业无所适从,甚至相关纳税的会计数据都会有所出入。
张立民认为,分税制环境下转移支付比重越来越大,这增加了财政成本,去年60%多的政府资金是通过转移支付的,这是没有必要的资金“兜圈圈”,既浪费了时间,也打击了地方积极性,进而加大了各地政府“跑部钱进”,这也增加了腐败可能。他建议对当前的分税制进行改革,让地方自收自支的事权和财权统一起来。(记者赵伟凯/北京报道)
审计的力量在于铁面公开
两"计"话题再受关注:审计不能"太温柔"
审计报告不能沦为一种“隐匿报告”
两"计"话题再受关注:统计求真实审计求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