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冕之光横穿数亿人的心灵,它所带来的震撼,将引领人们迈出庸常的生活,在穿越星空的追问中唤起探索的勇气和科学的力量
2009年7月22日,长江南北,数以亿计的人仰望苍穹,见证人类有史以来覆盖人口最多的日全食光顾中国。这一天,天文发烧友们身披雨衣,手持“长枪短炮”,焦急守候云层后那毕生难逢的天象。更有人登上跨越日食带的航班,重演“夸父逐日”的浪漫一幕。这一天,日食的黑色巨影在大地上飞驶,太阳骤然隐身,瑰丽的日冕在暮色苍茫中熊熊燃起,点点星光,俯照东逝的长江……
这是科学的星光。这是照亮人类探索自然征程的希望之光。
4000年前,中国人追逐过这星光。古老的《尚书》留下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在那个没有钟表的年代,日食的记载在历史的坐标上,刻画下最精确的时间记录。
400年前,伽利略追逐过这星光。1609年,当他第一次将自己发明的望远镜对准天空,天地之间的距离不再迢遥。中世纪以来视科学探索如异端叛逆的神学统治,大厦将倾,摇摇欲坠。
90年前,非洲普林西比岛的日食暗影中,英国皇家天文学会远征队第一次精确地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那条大胆的推论:受引力的影响,经过太阳边缘的星光不再是一条直线。
40年前,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小心翼翼地迈出登月舱,“1969年7月。这是地球人在月球首次着陆的地方。我们代表全人类平安地到达这里”,镶刻着这一内容的金属牌和他们的脚印一起,至今还完整地保存在月球上。
沿着前人的足迹,科学的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鼎盛昌明。今天,天文学家探索星空的手段,已经由肉眼光学观测延伸出无数崭新的形式。撞击彗星、登临火星,人类发射的航天器正阔步走出太阳系的边缘,预测日食的发生,更是早已精确到以秒计算。
但是,也有更多的大大小小的科学难题横亘在前,即便是服务日食观测的天气预报,也不能做到完全准确。对日食基本原理不甚了了者仍不乏其人,甚至有“日食当天股市将下跌”的卦辞风传网上。科学探索和科学普及,路还漫长。
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讲,跨越亚洲大陆人口稠密区的这次日全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个人穷其一生追逐日食,所能观测到的“全食时光”,也很难超过几个小时。而当日冕之光横穿数亿人的心灵,它所带来的震撼,将引领人们迈出庸常的生活,在穿越星空的追问中唤起探索的勇气和科学的力量。
也正是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我对天象背后的知识,比对观测天象本身更感兴趣”,中央电视台演播室里那名五年级小朋友的童言,却让人感到些许沉重。这句也许很多人听起来“没错”的表白,是否折射出我们所进行的科学教育,正走进重结果轻探索、以目标取代过程的误区?
希望更多的自然奇观将孩子们拉出教室,体验亲力亲为的“原始”的快乐。希望我们的教育再少些功利,激发起孩子们亲近自然、解读自然的无尽热情。(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