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深度报道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09年上半年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发布

  河南郑州市副局长“替谁说话”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王俊岭:

  当地政府涉嫌违规的行为已经激起了广泛质疑,逯军的惊人之语不仅没有消除媒体和公众的疑问,反而似乎“坐实”了种种猜忌。

  值得庆幸的是,当地政府采用了低调而简洁的处理手法,将逯军停职调查,果断切割,而不是像另一些地方政府遇事总要下意识地为自己的官员辩白修饰。这就避免了“越抹越黑”的被动循环,同时又有效地减弱了负面影响。网民的关注点也逐渐由这句话转变到违规建别墅这一事件本身。

  特邀专家展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

  逯军的言论不仅仅是把执政党和人民利益对立起来这么简单,问题更在于它直接违背党内民主原则。而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无数地方官员起而仿效此类行为,势必损害执政党的合法性。

  如果说逯军的言论在二三十年前出现,那还只是涉及执政党与党的报刊间的关系,经过30年改革开放,都市类媒体和网络媒体,今天更应被视为社会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论坛,其功能有别于党的机关媒体。但逯军所敲打的正是作为社会媒体的都市报刊的记者。逯军言论之谬,根本在于漠视新闻传播规律。

  特邀专家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作为公共管理学者,我更关心的是“逯军事件”这一文本的“叙事结构”是否具有某种普遍性,如果是,那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要严肃查处。

  逯军说出把党和群众利益严重对立、具有严重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问题的言论,这样的干部是如何上到如此高的位置、主管如此重要工作的,似乎也有追究责任的必要。逯军把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说成是“闲事”,而郑州市委组织部一位干部竟称这是逯军个人的行为,组织部也管不了。如此看来,我们有理由认为,当地的“官场生态”是否真的出了问题,需要上级部门认真研究。

  这个“案例”应该是一个典型案例,要对那些不负责任、没有起码的政治和道德品质修养、胡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起到警示作用,让党和群众满意。

  湖北石首市骚乱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胡江春:

  在网络时代,想要隐瞒重大突发事件几乎不可能。今年的石首,在长达80个小时内,警方对青年厨师涂远高的非正常死亡未能给出令家属和公众信服的解释,却强势要求家属立即火化尸体;官方的新闻发布语焉不详,终于酿成比瓮安事件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政府陷入极大被动。

  相比传统媒体事发当时的寥寥数篇通稿,现场网友的报料和图片、视频却引爆网络——这一事件在网上几乎是实时进行“报道”的。当地领导人明显缺乏担当的勇气,在事件持续进行中,主要领导人没有站出来直面民众,做好沟通工作,消除公众质疑,而把警察推到了前面,从而无法果断迅速地化解危机。

  特邀专家单光鼐(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县委书记、县公安局长来北京参加中央集中培训刚刚返回各地不久,石首就发生如此激烈的群体事件,这可算是当地政府交出的一份不及格答卷。这反映了当地领导干部处理群体事件没什么长进,执政能力存在缺陷。

  贵州省处理瓮安事件的成功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亲临现场,就事论事,信息公开,反思自责,开启问责,慎用警力”这样几条原则。这为各地处理类似事件做出了榜样,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赞扬。但是,从石首事件的全过程看,当地政府的应对举措却显得另类、没有章法;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看不见领导的身影,听不见领导的声音;信息不公开,且封锁消息,以致传言、谣言满天飞;滥用警力,将警察推到第一线“抢尸”,以致警民冲突频频发生;既无自责,也无问责,反而一味责怪群众。

  鉴此,我们的评价是:就政府应对而言,石首事件较瓮安事件退步。

  特邀专家蒋兆勇(著名独立时政评论员):

  石首事件是迄今为止,暴力程度、警民对抗程度最高的重大群体事件。如此对抗专政机器,石首事件可能是社会冲突从社会性利益性冲突向政治性漂移的标志事件,涉及民心向背,有识之士不能不察,为政者不能不慎!

  云南晋宁县躲猫猫事件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胡江春:

  “躲猫猫”事件网友调查团,在新闻宣传史上值得大书一笔。不过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前一天还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与鼓励“网友调查团”,第二天开始则对“网友调查团”更多的提出指责。有网友开始质疑这是一场舆论公关的作秀。

  网友调查团由于种种配套措施的不完善,最终并没有达到媒体人出身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最初的目的。不过,伍皓提出宣传部门要从“捂盖子”思维向“揭盖子”思维转变,哪怕“烫着自己的手”,也要让沸腾的民意“变为蒸汽慢慢消散”,防止把壶底烧穿,很经典地阐述了网络时代政府信息公开和维护司法公信力的必要性,被舆论普遍认可。

  特邀专家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南方日报社原社长):

  过去发生类似事件,一般来说舆论达到高潮之时,官方领导会作一些批示,而宣传部是在当“看客”,有时还会根据某些领导的意图下达“禁令”,不准媒体议论。而伍皓作为分管新闻工作的官员,不仅没有阻挠媒体的热议,而且还组织网民调查,其行为已属不易。我认为,“躲猫猫”事件的最终成功处置,可成为民间舆论、传统媒体、新媒体与国家有关部门形成合力的对“追求真相”认同的标志性事件。(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独家授权本报记者李丽整理)

  给地方政府10条应对网络舆论的建议

  1.我们已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今天不仅有党报党刊、国营的电台电视台,还有都市报和网络媒体,以及境外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都可能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有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甚至想要遏制网上的“众声喧哗”,则既不能缓和事态、化解矛盾,也不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精神。湖南省委宣传部官员讲得到位:发生新闻是第一位的,发表新闻是第二位的;堵了一个记者的口,堵不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了所有记者的口,堵不了互联网上网民的口。

  2.中国客观上已经产生一个“压力集团”,这就是3.38亿网民。其中,包括2.26亿网民看网络新闻,新闻跟帖是最为草根化、大众化的网络舆论;1亿网民访问BBS,这是网络舆论形成和发酵的主要推手;1.82亿网民开博客且6425万人半年内更新,所谓网上“意见领袖”的博客是“权重”最高的网络舆论;1.55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2.4亿网民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他们中的“公民报道者”托起了两种新锐的网络舆论载体——微博客和QQ群,每天都有可能用手机和互联网实时播报公共事件。

  3.遭遇突发事件,政府要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赢得话语权,先入为主,掌握主导权。“危机管理”实质上是“危机沟通管理”。例如危机管理专家诺曼·奥古斯丁主张:“说真话,立刻说。”中国一些地方政府总结的经验是“速报事实,慎报原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则要求“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

  4.社会问题非政治化。研究表明,近年来很多地方的突发公共事件,包括群体性事件,当事人和围观民众的诉求都是地区性、行业性利益问题。高明的地方领导者,总是善于把带有某种政治诉求的问题化解为地区性问题、行业性问题,把社会压力分解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逐一处置;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把这些具体的经济、民生方面的问题政治化,只会激化矛盾,让各种社会压力都集中到一个断裂点上。

  5.针对某些对地方政府和地方形象的负面新闻,一旦调查属实,建议政府迅速采取必要的“切割”手段,包括中央和地方切割,地方与基层切割,政府和无良官员切割。避免上级政府为下级政府、政府为个别无良官员的不作为和其他问题“背书”,不要被他们用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所忽悠。

  6.在网络舆情中,政府特别是宣传部门要勇于“抢旗帜”。在历史上,我党与当政的国民党反对派作斗争时,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就特别擅长抢民主、和平的旗帜,赢得了广大工农群众和民主党派的拥戴。今天,就是要高扬社会公正、司法公正、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旗帜,积极排查和解决社会各种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要因为种种顾忌,把这样的旗帜送给网上“意见领袖”,而让广大网民对政府失望。

  7.群体性事件处置往往包含三要素,即公布事实真相,惩处民众暴力和恢复社会秩序,惩戒不作为或有问题的官员。瓮安事件以来各地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教训一再表明,这三件事孰先孰后,很有讲究,效果也大不一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要求:领导干部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导致事态恶化、造成恶劣影响的,必须问责。如果地方政府不反思自己在新闻发布和说服公众方面的工作不足,却迁怒于无辜的当事人和网民,恐怕是有失公允的。

  8.政府在舆情应对中如何充分发挥“主场优势”?因为政府掌握的信息远比网民个人所了解的信息全面而专业,中国政府对新闻媒体(无论报纸、电视还是网站)具有重大影响力,而且最主要的一条,政府应该具有权威性。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媒体优势,不失语,不妄语;发挥信息优势,学会有节奏地抛出系统化的专业信息,利用政府与民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力地引导舆论。但也要警惕政府的“主场优势”变成“主场劣势”,这就是政府公信力的流失。要正视这样一个严峻现实,一些地方在公共政策、社会治理、官员操守等方面存在阙失,让网民对公权力产生某种不信任感,对社会公正缺乏信心,形成传播学上的所谓“刻板印象”。在不少地区,修复政府的公信力是当务之急。

  9.地方政府宣传部门在网络社区(BBS、微博客、QQ群等载体)和“公民报道者”和“网络意见领袖”中发展“盟友”。盟友不是部下,也不是潜在的敌人。要允许和鼓励他们对地方政府的施政阙失提出批评,开展舆论监督,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对话,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公共治理的全部复杂性,引导他们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帮助地方政府,缓释民间某些不满情绪。

  10.政府的网络舆情研判和应对能力,也是执政能力和执政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意早期受到冷落,才演变成中期的“民议”、后期的“民怨”。民意在每一道环节上的被冷落与搁置,都会导致舆情能量的聚集。一方面,要改进政府的立场表达和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增强说服力;另一方面,要把握住社情民意的脉搏,认真倾听网民和公众的利益诉求乃至某些非理性情绪,促进官民沟通,促进社会不同群体利益的均衡表达和平等博弈,化解社会隔阂和对立情绪,打造国民政治共识,打牢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

亮眼睛部落
农夫山泉质疑"砒霜门"背后存幕后交易|视频
三鹿破产程序终结 患儿或无从获赔偿|视频
百万考生赶“国考”普遍反映难度加大|视频

上海世博园区场馆初现雄姿(图)
百万大军赶考公务员 抢1.5万金饭碗
杨洁篪会见日本众参两院议长(图)
亮灯迎圣诞
全美最盛大感恩节庆典吸引数百万人沿途观看
全球最美艳的皇后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网友评论 1 条,查看全部
 我要注册
网友:jessie 于2009-07-24 11:59 发表评论:

  。。。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网络舆情飙升背后:基层处置乏力 常规渠道不畅
·网络舆情飙升背后:基层处置乏力 常规渠道不畅
·网络舆情飙升:贪腐等8方面事件最刺激公众神经
·河北行唐成立干部作风网络舆情中心:不直接参与查处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最热新闻
今日会生活
·国务院批复温州港口岸扩大开放
·浙江今年创建200家放心农贸市场
·杭城部分学校禁止学生用修正液
·面包店退卡券遇阻可拨12315登记
拍砖献爱心
·六年级女生一周穿越四省会网友
·机场快速路施工推荐6套绕行方案
·小偷租炫紫宝马冒充“富二代”盗窃
·杭城17日最高气温达27.1℃
论坛摄影月赛
·私人飞行驾照申领放宽 学费需20万
·上海失踪男婴找到 死于家中洗衣机
·超五成网友支持保留两个黄金周
·解放军游戏中现辽宁舰激战钓鱼岛
天天秀观影团
·十八大以来13名省部级官员被调查
·男生织围巾送女友 网友叹逆天了
·高圆圆想当胖新娘 前男友凑一桌
·陈伟霆曝西瓜头减龄新造型(图)
 民生帮帮帮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萧山农产品市场销售...
·一级建造师证照被东...
·【回复】杭州卡支通...
·【回复】丁桥创软数...
·【回复】临安西天目...
 推荐专题
H7N9禽流感来袭
H7N9禽流感来袭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