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26日电题:一样的冰天雪地不一样的南极
新华社记者张建松
记者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八位数的上海市内号码,电话那一头响起魏明的声音,清晰得仿佛近在眼前,很难想像他正在万里之遥的南极中山站接听我的电话采访。
作为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魏明带领28名越冬考察队员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坚守了近十个月。“这次越冬,感触最深的就是缺了点什么,南极似乎不像南极了。”魏明说,“网络使南极与祖国不再遥远,电话和国内一样便宜,就像在国内出了趟远门一样方便。不过,没有了孤独和寂寞,南极还像南极吗?”
57岁的魏明已是第四次在南极越冬。13年前,他跟随我国第1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第一次来到南极中山站。呈现在他眼前的全是集装箱拼装的建筑,综合库、科研栋、主楼、发电栋一字排开,在苍白的冰雪世界、在裸露的古老岩石上,矮小的建筑显得格外渺小而苍凉。
孤独是魏明当年越冬对南极最深的感受,尤其是最难熬的长达五十多天的极夜。没有太阳的这片冰雪世界,犹如被世界遗弃的孤儿。漫漫长夜里,肆虐的寒风在不太密封的集装箱建筑的缝隙中钻来钻去,零下四十摄氏度的奇寒几乎要把房间冻透,满负荷运转的发电机日夜发出喘牛般的呼吼。为了减轻发电机的负荷,考察队员们都自觉地调低了自己房间里的电暖器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