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30日电 新疆喀什伽师县职业培训中心是县城里最显眼的建筑之一。不少维吾尔族外出务工者就是从这里接受培训并踏上打工之旅的。
正在接受缝纫培训的维吾尔族女孩热比亚·艾尔肯告诉记者,她刚被浙江宁波市的一家制衣厂雇佣了。
“我去年在北京的一家制衣厂工作过一年,现在听说浙江有机会,赶紧报名了。妹妹也准备在完成学业后和我一起出去打工,”热比亚说。
这个技术学校提供外出劳务信息,并开设有缝纫、编织、电焊、木工、建筑工等强化培训班。
“所有来这里的学员自由报名,培训一律免费,”学校一名负责人说。
像这样的职业培训中心,在新疆各地都能见到。这些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培训基地,免费为维吾尔族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劳务信息,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外出打工生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说:“政府每年为此支出培训费用三四亿元。”
去年,新疆共有约187万人离开农村赴内地务工,20岁的热孜曼姑就是其中一个。她曾在天津某棉纺厂工作过一年半,回来后,她便发觉自己“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我觉得自己的眼界变开阔了,”热孜曼姑说。“家里农活并不太多,以前我就这么闲呆着。现在,我也想做个‘职业女性’,再也不愿意在家里闲下去了。”
她说,她外出打工共挣了8000多块钱。她于今年6月回到伽师,并很快在当地一家餐具消毒厂找到了工作。她把伽师县最成功的外出务工者沙热古丽作为榜样。
沙热古丽今年22岁,她凭借在宁波打工时攒下的钱在家乡开了两个日用品店。她说,打工经历让她具备了自己创业的资金和信心。
“我很感激宁波的朋友。过些天我会坐飞机回去看望我的老板,他教会了我很多,”她边抱着孩子,边招徕着顾客。
伽师县是位于南疆地区一个维吾尔族聚居区,当地政府自2006年开始组织当地闲散农村劳动力前往区外城市工作。
“绝大多数维吾尔族务工者听不懂也不会说普通话,他们在外打工时,与当地人的沟通存在问题,”带领农民工外出打工的政府工作人员吾热古丽说。
她在过去两年里曾带几百名维吾尔族农民工赴宁波务工。作为带队老师,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普通话。
“在宁波,打工人员接受岗位培训时,我给他们做翻译。当有人生病,我带他们去医院。当他们与当地人发生纠纷时,我帮他们沟通调解,”吾热古丽说。
她说,她很乐意看到同乡们通过外出打工掌握劳动技能,获得有趣的生活体验,并且感受到“世界的快速变化”。
而在离伽师县不远的疏勒县,负责劳务输出的官员艾尔肯·达吾提说:“县政府正逐步提升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服务水平。”
“我们不但派遣政府官员随同维吾尔族打工团外出,为他们配备本地厨师,同时,我们还为打工者提供技术培训和法律援助,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城市生活。
“打工者回乡后,不仅带回了工钱,还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和思想方式的改变。这将对疏勒的社会经济变化产生深远影响,”他说。
喀什地区疏附县县长艾海提·沙依提介绍,该县有许多夫妻一同外出务工。“现在,疏附共赴广东韶关775打工者,其中,女性占总数三分之一,有79对夫妇。用工单位专门为这些夫妻打工者开设‘夫妻房’,让他们有单独的宿舍。”他说。
当地农民艾买提·吐尔提说,他的两个女儿都在青岛一个鞋厂务工。“前年,大女儿要去青岛工作,我拗不过她,只好随她了,”艾买提告诉记者。“去年,大女儿回家说那边工作和生活都不错,我就主动把小女儿也送去了,
她俩每年能挣一万多块钱呢,”他说。
“他们外出打工都是分批出发,政府还派老师带队,我现在挺放心的,”艾买提说。
据疏附县有关部门调查,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途径之一。该县农村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每年2500元,相当于外出务工人员两个月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