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海口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张仕武因受贿260万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至此,海口规划局腐败窝案4名涉案副处级干部均被判刑。
发生在建设领域的这起典型职务犯罪案,不但严重影响了海南投资环境,损害了大特区的形象,同时,也严重侵犯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因而,此案的查办在全省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其实,早在今年两会期间,省委书记卫留成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海南省委坚决贯彻中央的指示,对腐败问题、腐败干部一定要一查到底,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教育、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预防腐败体系和政策。他说,类似海口规划腐败窝案的情况,一定要从源头上治理,一旦发现腐败问题,一定要去追究、查办,起到震慑作用;要总结经验教训,对干部加强教育,加强制度建设,使干部少犯错、不犯错。
一起受贿案挖出规划窝案
去年春节刚过,海南省检察院反贪局干警便投入了紧张的办案之中,在侦查某银行处长等人受贿案中发现,犯罪嫌疑人交代了非法收受海南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张某等人贿赂的事实。
办案干警认真分析了案件特点后认为,与房地产行业直接打交道的国土、规划、房产等相关单位的人员,极有可能存在受贿问题。突破口从此打开。在省检察院反贪局统一组织协调下,充分应用侦查一体化办案机制,调集全省反贪队伍的精兵强将,历经半年多时间最终由个案挖出了窝案串案25件28人。截至今年6月15日,涉案的24人全部侦查终结,已陆续向法院提起公诉。
据不完全统计,所查办的案件涉案金额高达上千万元之巨。海口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张仕武、陈立奇、姚继韵等人受贿数额分别高达百万元。
倒在开发商糖衣炮弹下
海南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查处的海口市规划局4名副处级干部大多是“60后”的中青年干部。比如,今年47岁的姚继韵长期在规划建设领域工作,其作品多次获国内外金奖,被公认为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型干部”;张仕武是当年筹备海口市规划局的元老,曾获英国威尔士大学MBA硕士学位;王小山常常以专家自居,别人的报建方案他能不停修改;陈立奇的文凭虽然是自考的,但多年的历练让他十分熟悉业务。
办案人员说,这批处级干部正是年富力强,干事业的黄金时期,却倒在开发商的“糖衣炮弹”下,既让人警醒,又令人惋惜。
城市建设、规划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和利润空间。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规划红线退一点点,土地的属性调整一下,普通人可能觉察不出来,但对房地产商来说却意味着暴利。因此,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国土、规划、房管等实权部门以及分管官员,就成了开发商眼中的“财神爷”。
为了摆平这些手握实权的官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无所不用其极,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向他们展开攻势,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官员爱钱就送钱,好色就送美女,如果既不贪财又不好色,就满足其爱好,千方百计寻找其人性的弱点。开发商送贿赂非常讲究策略,常常是借逢年过节或干部出国考察、因公出差等时机送钱,为丑恶的权钱交易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王小山喜欢打高尔夫球,开发商们经常陪着他飞到全国各地的顶级高尔夫球场打球。陈立奇爱吃爱喝,所以开发商投其所好,送高档饭店消费卡,一万元一张,一送就是好几张。
开发商如此“懂事”,官员自然投桃报李。于是,房地产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过程就有多长。
廉政责任状没挡住腐败
综观海口市规划局腐败案的特点,是几位前领导分别利用所分管的规划审批权力,收受贿赂,搞权钱交易。具体表现,一是在项目审批过程故意拖、压,甚至随意制造障碍,图谋收受贿赂;二是在项目审批通过后,收取所谓的感谢费;三是违法改变用地性质,调整容积率,收受贿赂;四是利用职务之便从事中介活动,收取介绍费、回扣费。
2008年9月,海口规划局腐败窝案引起了中央高层的关注,中纪委、监察部会同建设部组成调研组,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报告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大规模建设的今天,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面对着比以往复杂的局面,城市规划部门,特别是部门领导,都可能面对多种诱惑,如果放松警惕,丧失起码的防腐意识,就会导致违规乃至犯罪行为发生。在这方面,海口市规划局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局在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曾经下过功夫,但近些年来,这个局不再注重个人思想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廉洁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差,以至对一些腐败的“潜规则”麻木不仁。几个局领导班子成员各自利用手中掌管的权力,分别大搞权钱交易,制度成了摆设。
从工作程序上看,所谓的审批程序仍是行政地位高的人说了算。以前海口市规划局许多项目报到主管局长那里后就压住了,下面的人谁也不去催,谁也不敢催。就在案发前,涉案的几位局领导还刚刚签了个人廉政责任状,可见此类监督对严重腐败行为并没有产生必要的制约作用。正是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有机可乘,出现了“小官大贪”的现象。
2008年7月,省委书记卫留成曾在省委五届三次全会上严厉痛斥“审批腐败”:“从最近一些地方、部门出的一连串案子来看,利用审批谋取私利的现象在一些部门很严重,一些人、一些部门几乎到了干什么吃什么的地步,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规划滞后提供腐败空间
海口规划腐败窝案的出现,除了涉案人员自身原因和监督的缺失外,地方城市规划部门滞后的制度和机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腐败的空间。
目前规划部门开展工作依据的制度和机制仍然是在原有法律基础上形成的,而原有法律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定过于原则化,也存在一些明显漏洞,为各部门在管理上留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对土地征收的条件、价格、补偿费的标准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有些实施细则也不够详尽完备;而城市规划中的原则性规定更多。对已出让土地的规划,缺乏明确、刚性的规定,本身就为通过调整规划条件获取利益提供了可能。
据了解,海口市至今没有完全建立起控制性分区规划,目前海口市主城区控规覆盖率只有63%。没有规划就人为控制,造成项目审批的随意性,为权钱交易、滋生腐败提供了空间。
因受贿犯罪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海口市规划局4名处级干部反思称,在审批工程项目中没有法定的技术规定作为参照依据,指标有弹性、调整性,很容易导致规划腐败。他们认为,只有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立法,才能够有效遏制腐败,也是抵制各种关系和压力的有效保证。
今年4月20日,姚继韵受贿案在海口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姚继韵在法庭上含泪忏悔道:“作为受党培养多年的老党员,并担任较重要的职务,收受不法之财,我深感对不起党,对不起海口人民,对不起我的亲人家人。经过多年的艰苦求学辛苦工作,接下来面对痛苦的牢狱,我真是肝肠寸断,追悔莫及。5年前,我一个人来到海口,家人远在千里之外,很想用自己的所长报答海口人民,但没有构建好自己的价值观,放弃对思想观、人生观的改造,被金钱所惑,最终走向了犯罪。”
让审批在阳光下作业
西方有句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一旦失去有效监督制约,仅靠自我约束很难奏效,海口规划系统窝案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针对城建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今年4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该文件从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城乡规划管理程序、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等10个方面,规范了城建、国土、规划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
文件向全省下发后,在全省城建领域引起积极反响。5月20日,海口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海口市规划局将通过6个方面的环节“设计”,全力缩短规划审批流程,把13项审批事项调整合并为4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规划审批效能,审批时限也由20天缩短至9天。三亚市为防止国土、规划城市领域发生腐败问题,规定凡是3000万元以上项目报建,必须由三亚市纪委监察部门监督审批。
海南房地产开发商们对省政府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文件的出台,更是大喜过望。他们高兴地说,省政府下发的这个文件,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不但规范了国土、规划部门人员的行为,还实行阳光审批,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办了件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