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4月4日,日本日中和平研究会代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祭场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默哀。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中国悼念:
南京举行和平集会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日本和平反战人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大屠杀历史专家等200多人在南京举行和平集会,悼念当年被日军血腥屠杀的30万中国死难者。
和平集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公园内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参加集会的100多位日本友人主要来自日本“我的八月十五日会”“铭心会”“神户南京心连心会”“长崎日中友好希望之翼”等日本民间友好团体。他们拉着书有“前事不忘,后师之师”的横幅,有人手里还拿着写有“祭”的纸扇,表情都非常凝重。一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则手捧鲜花默默祷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在东京日本武道馆举行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上向“全国战殁者灵位”鞠躬。新华社记者任正来摄
日本反思:
麻生:不应忘记侵略战争悲惨教训应将其传给下一代
今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64周年纪念日,日本政府当天在东京日本武道馆举行“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仪式上说,日本不应将侵略战争悲惨教训遗忘。
麻生说,300余万日本人死于二战,同时日本也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的人们造成了重大损害和痛苦。他代表日本国民在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也向死于战争的人们表示哀悼。他说,不应忘记,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关系支撑了战后日本的稳定。日本不应将侵略战争悲惨教训遗忘,应将其传给下一代。
日本参议院议长江田五月也承认,二战中日本的侵略行为和殖民统治给以亚洲各国为主的广大地区的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悲痛。对战争进行深刻反省,不重复战争的惨祸,构筑真正得到世界信赖的和平国家是日本的责任。
高金素梅(拿麦克风者)11日率领“还我祖灵队”约50人首度成功“突袭”进入日本靖国神社正殿前的大广场,要求靖国还我祖灵及日本谢罪赔偿。 “中央社”图
日本政坛巨头为何纷纷表示不参拜靖国神社?
静态地看,靖国神社集中反映和体现了日本国民的历史观;动态地看,靖国神社对日本国民历史观的形成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许多中国人对靖国神社的认识有一个误区,认为由于它是宣扬军国主义的场所,所以只有右翼分子才会光顾。事实远非如此。靖国神社是日本纪念“国家英雄”最正式的“特殊场所”,对国民的感召力非常强。这也是日本领导人经常不顾邻国的强烈反对,执意参拜靖国神社的原因。日本政府之所以把甲级战犯也放在这里,与其说是祭奠死者,不如说是激励后人。这样一个场所对于日本国民历史观的诱导作用可想而知。某种程度上说,靖国神社是日本国民历史观的一个缩影。
历史反省:
高金素梅闯入靖国神社要求日本对侵华战争进行反省
近年来,高金素梅发起了“还我祖灵”运动,数次要求靖国神社停止合祀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灵位。这一行动是对日本殖民统治台湾50年的清算,也是谋求对依然被日本殖民统治“捆绑”的祖先灵魂的解放。
1895年起,日本开始了对台湾殖民统治。为攫取台湾岛的丰富宝藏,日本殖民当局在台湾山区大肆开发,对少数民族残酷的奴役和压榨。为彻底征服台湾,日本对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发动160余次战争,夺去了包括台湾少数民族在内的60万台湾人民的生命。
背景资料:
日本军国主义的招魂社——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Yasukuni Shrine)是日本近代史上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它始建于1869年(明治维新第二年),最初叫“东京招魂社”,1879年改称为“靖国神社”。它把在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其中多为对外侵略战争中死去的亡灵作为神来祭祀。
靖国神社坐落在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占地10多万平方米。神社大门外两侧各竖一座高约十米的石塔。石塔建于1935年,塔身上有16块浮雕,反映的都是为日本侵华战争树碑立传的内容,从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翌年进攻上海等侵略行径都作为“追慕”的“光荣史迹”而雕在那里。神社大殿里供奉着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246万多军人,其中包括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战亡的军人。1978年10月,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两千余名乙级、丙级战犯的牌位也被移进这个神社,作为“为国殉难者”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