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的七月,重庆市气象台通过媒体反复发布暴雨、山洪预警。然而,话音未落,重庆驴友便在该市万州区潭獐峡景区漂流时,遭遇暴雨与山洪,已有16人遇难,3人失踪。
近年来,驴友的悲剧一桩又一桩层出不穷:2006年五一长假,北京驴友徒步内蒙古库布其沙漠,27岁的宁倩因体力不支再也没有回来;2008年,又是五一长假,新疆4名驴友穿越狼塔C线,车辆被山上滚落的巨石砸中,驴友“昆仑老玉”遇难,一人重伤,两人轻伤;2009年3月,河北秦皇岛市青龙县祖山景区,通过网络自发组织的100多名网友,在黑尖顶滑道向下溜滑时失控,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
众多本该是活力四射的青年,就这样扔下家人,扔下宝贵的生命。仔细比照,众多驴友遇难事件,惊人地相似:网上兴奋邀约,网下匆匆成行,路上遭遇不测。不少驴友在同伴遇难时,连同伴的真实姓名都不知道。对驴友一无所知,对险境一无所知,对极限运动、户外运动的基本自我保护知识一无所知,就敢以命相托。试问,天下还有比这更冒险的行为方式吗?
兴奋X+匆匆Y=不测的N次方。X是不同的主体,Y是“匆匆”的不同表现方式,这成了一道绕不过去的驴友死亡方程式。不管已有多少驴友倒在这道死亡方程式之前,还是有人前仆后继。
100多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断言,“只有不停地冒险,我们才活着。”他为了“活着”,曾花了13个钟头登上阿第伦达克山,不惜心脏严重受损。
冒险精神是人类通向未知不可或缺的“天梯”。人类历史原本就是一部向未知挺进的探险史。一个没有冒险精神的民族,没有创造的伟力和热情。然而,搭造这“天梯”的,是严谨的科学精神。否则,“天梯”将变“索命绳”。固然,“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这“力”,不是匹夫之勇、莽撞之力,更含着科学认知。
要奋斗总会有牺牲,但无谓的牺牲意味着对生命的放弃。
重庆驴友集体遇难之恸过后,希望我们能将那道玩不起的“死亡方程式”永远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