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表示,根据学术界反复讨论的结果,教育部决定汉字原则上不恢复繁体,这一表态终结了一段时间以来汉字简繁之争。同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瞬间引起另一轮争论:正在征求意见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对此,有网站进行了网络调查,在该项调查中,多数网友表示反对。(8月19日四川在线)
如今的专家,仿佛是一群专门在家里吃饱了没事找点事干的人。如果不找点事情做一做,让人们看一看他们的劳动和成果,专家们也就似乎更加的成了没事可干的人了。而且看不到劳动和成果,人们也就可能很快的将他们遗忘。这就像一些艺人一样,隔三差五的需要整出点“动静”。一会儿传出某某与某某“分手”了,一会儿又传出某某与某某“牵手”了。诸如此类,总之他们是不能淡出人们的视线。淡出了人们视线,没有人关注,艺人们还怎么生存?
我们的专家也正在向艺人们看齐了。他们耐不住的不是时间,而是寂寞。于是乎,专家们“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势必要找出点事情做做,也势必要将自己的劳动拿出来“晾一晾”。比如给汉字“动刀整形”,不就是历经数年的成果?这般的成果,还不值得拿出来么?给汉字“动刀整形”,也确实令我辈感到匪夷所思和叹而观止!我辈是不敢给汉字“动刀整形”的,因为没有那个胆量和能耐。只有我们的专家才敢于拿起手中的刀子,给汉字进行一番“整形”。
也或许是由于时下新词新字“辈出”,什么“超女”“山寨”等等,专家们看了,更是耐不住寂寞。一个个“摩拳擦掌”,要拿汉字开刀。实在出不了新东西,就只好在老东西上做做文章。像“微调”一下字形,也是好的,毕竟也属于一大“成果”。这一“微调”,自然就证明出我们专家的辛苦和与众不同了。
不过给人家“动刀整形”,也需要给个理由先。莫非这被“整形”的44个字,长相很难看?难看到了,有影响汉字整体风貌和污染我们眼睛的地步?以至于,需要我们的专家要对其亲自“掌刀”?然而,长相难看不难看,还需要大众说了算。大家说难看,才是真的难看。专家们的“倡导”,并不成其为“动刀整形”的理由。况且,专家们的这番“整形”,不仅让人感觉不到“美”,相反为何让人看了还深感别扭呢?若是看了让人感觉舒畅倒也罢了,可看着看着,却如骨鲠在喉般的难受!
无论旧时的繁体字还是今用的简体字,一笔一划都有其意义,并不是胡乱的造出。如“琴”本作“珡”。小篆字形,象乐器形,上面“珏”象弦和弦柱,下面象琴身。今人用“琴”字,乃上从小篆,下作今声。原本一个好看的汉字,一横一竖也很是“端正”,忽然之间“琴”不再是那个“琴”,左上角“王”字最后一笔由“横”变为了“提”。而这个从后面平白无故翘起的“尾巴”,它的意义何在,它的“美”又在哪里?难道某位专家看它过于“古板”,就“心血来潮”的要将它“翘”一下?
字形的变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看似只是将一些字进行简单的“微调”,可实际上事关重大。不但字形变了,和从前大不一样,便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偌大的变化。如若按照专家们“微调”后的汉字进行规范性的统一,那么,所有的汉字字典是不是都要重新印刷呢?否则,其收录的汉字不就是“错字”么?若重新印刷,又该要花费多少的人力财力呢?这笔账,专家们是否算出?改一改字形很简单,但要让全国人民都依此去改,则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