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将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培养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引领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这是江苏在“富二代”命题上的率先破局。江苏省委组织部出资培训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或成长型民营企业的负责人,着力培养一支对党有感情、带头跟党走、具有现代企业管理能力的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8月18日《新京报》)
在报道中不难看出,江苏省出资培训“富二代”的主要目的是为本省民营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对此,笔者不以为然。这里有两个现实问题必须要先弄明白: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是不是可以通过“批量生产”能够培训出来的?走进党校地富家子弟们为什么要在党校学习中国革命史?
就第一个问题,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别的例子不去讲,单单看“富二代”们的家长就可以得知,所谓的经济发展人才并不一定是科班出身,更不一定以集训的方式出现。往往出现的情况是,不同的历史时期总能涌现出英雄式的人物,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也可能时刻就会在身边出现,而并一定就是出自于这些“富二代”群体之中。
更何况我国还有句“富不过三代”的古训。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大势下,我国经济已经迅速融入到世界大市场中去了。这意味着发展机遇增多的同时,发生经济危机的风险也在进一步增大。面对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富一代”们能否一直笑傲于市场之中尚且是个求知数,更何况这些出身豪门的“富二代”们?
另外,这些“富二代”们进入省委党校上的主要是理论课,其课程主要是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这俨然就是在读历史专业的本科嘛!如果说通过这种培训的人就能算是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的话,那么众多读历史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就不用愁找不到工作了。
谁才是真正的后备人才,相信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我们更没有理由相信,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富二代”们就一定能操持住自己家族事业的兴盛。显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背后,就是一种执政方式上的荒诞。
与其说江苏省是在培养后备人才,还不如说江苏省现在就搞好和“富一代”们的关系,一来可以作为对“富一代”们所作贡献的一种奖励,二来可以让他们有信心、有希望做更大的贡献,让他们的下一代继续着自己“光耀门楣”的使命和荣耀。而至于为何要让他们学习党校课程,相信这只是一种象征,学历史的成本显然要比学金融学、经济学或MBA的成本低得多。这就是政府集训“富二代”背后的现实因素。
荒诞也好,现实也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种集训“富二代”以培养后备人才的做法仍然停留于“计划经济”的思维之中——既没有考虑好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之间的正当关系,又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发展的问题,更没有认识到政府的真正职责所在——寓富于民要远远比讨好少数富人重要的多。 (王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