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规定》在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等方面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并从待遇方面加强了保障性规定。
●《规定》首次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
●怎么样的批评才叫适度、适当?这个问题不仅对孩子、家长来说是个困惑,对班主任来说更是如此。
●成都有老师指出:教育部授予班主任适当批评学生的权利,那么科任老师呢?
教育部近日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等方面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并从待遇方面加强了保障性规定。
针对一直以来班主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普遍现象,《规定》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明确了班主任教师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津贴标准一直沿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标准,已经远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自2009年起,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这次出台的《规定》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首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规定》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对学生,班主任有适当的批评权,那么什么叫适当?批评的方式是什么?记者昨日在采访中发现,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对此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老师顾虑
有些学生“不敢管”
怎么样的批评才叫适度、适当?这个问题不仅对孩子、家长来说是一个困惑,对班主任来说更是如此。管了吧,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就磕不得碰不得,到了学校,又怎么能再受委屈?有老师表示,现在有些学校让学生给老师打分,分数低了,就要影响老师的收入,“老师管学生,批评学生也有顾虑。”
成都某校王老师就提到:“稍有权利意识与法制意识的教师,都困扰于管学生的度之难题:不管不问吧,对不起自己的职业良心;一旦较真,学生及其家长有充分的权利武器来对抗你的任何一种管教形式——打骂显然不对,属于体罚;罚抄课文也不对,属于‘变相体罚’;言辞不能过激,不然属于伤害其人格;批评的时候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任何言行,不然很可能‘侵犯学生的其他合法权益’。”
科任老师有批评权吗?
教育部授予了班主任适当批评学生的权利,那么科任老师呢?“没当班主任的其他老师还有没有权利批评学生呀?”“以后在没有班主任的课堂上发现学生影响课堂纪律那怎么办?是不是要停课先向班主任汇报?”一位成都老师发现了问题。如果学生拿“老师你不是班主任,教育部规定你没有批评我们的权利来说事,我们怎么办?”
▲家长担心
班主任可以打孩子了?
现在国家给了班主任这样的“特权”,“是不是班主任就可以打孩子了呀?”有家长开始担心。有网友就对班主任的批评权表示怀疑,这是不是给个别拿着班主任权利说事儿的教师大开绿灯?班主任会不会拿着这个权利批评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记者张峥
▲专家看法
“适当批评”
有四层意思
什么叫做“适当”的批评权?记者昨日采访了省教育协会秘书长纪大海。他表示,所谓适当有四层意思,第一,批评是在不伤害学生基本人格的前提下;第二,批评的态度不能像对敌人一样,严肃不等于霸道;第三,批评要讲究策略方法;第四,批评是语言上的教育,有明确的针对性,有错事才批评。
那么,曾经有学生反映的“老师罚抄课文、单词”等算不算批评呢?纪老师明确表示,这些“不叫批评叫惩罚”。
那么“黄荆条子出好人”“惩戒教育”、打手心教育又算不算批评呢?批评到底有哪些方式?对此,纪老师表示,以上这些方式,老师如果使用就是体罚,是违反教育法的。惩戒教育,分具体的形态场景,家长和教师实施起来是不一样的。老师打孩子是一种社会公共的场景,是要受到法律惩罚的。
▲相关新闻
部分地区七成教师
不愿当班主任
在日前举行的浦东教育论坛上,长期从事班主任教育研究的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黄正平指出,调查发现全国各个地区的班主任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部分地区竟然有近七成教师不愿意做班主任。很多教师认为当班主任太苦太累。一些班主任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工作的繁琐,在学校中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要找班主任解决,不少班主任感觉孤军奋战,身心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