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来,在地震废墟上,绝路已通,家园新生,每天都有新开工的项目,每天都有新展开的道路。新的学校、医院、农房、城镇拔地而起,新的图景正在重绘。这一过程中,金融的支持与服务,无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地震灾区的金融人,用生命护佑金库、用双手自建板房,这一自强不息、坚毅奉献的精神,为金融系统推进灾后重建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金融如何支撑重建
暖暖的阳光里,中国人民银行汶川支行的职工板房社区绿意盎然,朵朵小花竞相开放。图片墙上的张张照片见证了灾难,见证了大爱,也见证了新生。想起脚下掩埋着的数万人曾经美好的日子,哀恸从心底一丝丝涌上来。
大地震后的人行汶川支行员工历经了3万多次余震,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守望相助,甘苦备尝,携手重建破碎的家园。没有一人离岗,没有人叫苦说累。用汶川支行行长邹光普的话说:“干劲甚至超过了震前!”
同人行汶川支行员工一样,地震灾区的金融人,在“帐篷银行”、“汽车银行”和“板房银行”里,以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斗志默默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李明昌说:“正是在金融业的强力支持下,灾区重建工作迅速推进,成果丰硕,3年重建的目标有望在两年内提前完成。”
灾区人民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引导金融系统支持灾区重建的切入点在哪里?
“推进灾区融资机制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城乡居民住房重建、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恢复等重要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这项任务,被人民银行分支行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正确宣传解释有关金融政策,增强灾区社会诚信意识,为灾后重建奠定坚实的信用基础”,也是人民银行发挥好引导作用的重要方面。
少数基层干部将财政补贴和农房重建贷款混为一谈,一些村民也误认为“不贷白不贷,贷了不要还”。为此,人行特别召开各金融机构协调会;通过当地报纸电视,开展大规模诚信宣传;针对乡村干部的教育活动也将展开。人行绵竹支行负责人说:“地震不能震垮了诚信。如果大家都不还贷,金融机构垮了,绵竹的经济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