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
|||||||||||
按照固始县的解释,此次公选分成3个步骤,第一步,在符合43周岁以下、任副科级2年以上等条件下自荐,最后自荐出270多人。第二步,经县里处级、正科级干部以上还有老干部代表300多人投票,推出来60多人。第三步,经过数天考察,由县委常委等官员50多人投票选出最后的乡长12人。我们看到,第一步暂时还看不出什么,有资格进入大名单的人都是县里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基本上是见者有份;关键在第二步、第三步,如果有所谓玄机的话,也在这两个步骤中。300人的投票团都是些什么人?新、老领导。这样的一个程序设计,从一开始就是在官员群体里边打转转、绕圈圈儿。最后的当选人,不是官场中各种力量博弈的获胜者,就是权贵们分肥游戏的获益者,与“民意”无关。 我想,公众并不是特别在意官员后代有没有当选的权利。公众在意的是官员之后即便当选,也应该遵循基本的程序,实现起码的程序正义。换言之,固始县即使特别想让官员之后也能分享当选的权利,也应该设计出一套像点样的程序,让社会公众有参与感、看得过去,觉得这事与自己很有关系。这样,最后选举出来的结果,才具有公信力而不是招致广泛的质疑。 怎样才能算是“像样的程序”呢?既然号称“公选”,想来应该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或曰有公众意志的参与。固始县公选从头至尾始终看不到民意的介入,都是在现任和离任官员之间“公选”,不用说是一般群众的推选,就是县里边的普通干部也不能参与推选,这样的“公选”显然不具代表广泛性,谈不上民意参与。名单的出炉、当选人的圈定,更是小圈子的游戏,这样的程序设计想不让人猜测诟病都难。 可以参看一下另外一个“公选”。8月12日,湖北省2009年公选干部考试开始面试,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面试首次启用大众评委,以增强群众对公选干部的参与度和影响力。39位评委中,有9位是由领导干部或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评委,另外30人则是大众评委,大众评委打分将占面试总成绩的20%。(《楚天都市报》8月13日)据披露,30名大众评委中,10人是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0人是应试者报考单位的干部职工,10人是报考单位所服务的对象。大众评委的参与,自然会使公选因为民意的介入而呈现生机和活力。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
陈新科
|
|
相关稿件 |
404 Not Found |
最热新闻 |
|
推荐专题 |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