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3日,郭凤莲为来大寨参观的老知青在草帽上签名。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新华网北京8月30日电题:印迹·突破·新生——大寨、小岗、华西三村采访录
记者陈先发、刘健、孙彬、高风
“看看我们不久前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牌匾。”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满面喜色地告诉记者,“大寨”这个村名如今已成为22种商品的驰名商标。
历史的发展总是超出人们的预见。大寨,这个曾经“火”遍全国的村子,如今以与当年全然不同的方式,再次“火”了起来。
历史每前行一步,都有她的形象代表。共和国60年农村发展史上,醒目地书写着山西昔阳县大寨村、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江苏江阴市华西村等村庄的名字。她们代表着共和国农村的不同时代,而她们的发展变化,则透示着中国农村的美好未来。
历史,不该成为发展的包袱
大寨其实并不大,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520口人,本来是中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小山村。上世纪60年代,大寨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硬是将“七沟八梁一面坡”变成高产稳产的“海绵田”,成为当时人与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典范,受到毛主席的称赞。一场“农业学大寨”的运动随后席卷全国。1964年,17岁的郭凤莲也成了全国闻名的“铁姑娘”。
“文革”结束后,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指出:历史已经证明,把先进典型的经验模式化、绝对化、永恒化的做法是错误的,有害的。
头上的光环突然消失必然带来迷惘和失落。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革命样板”陷入低谷达10年之久。
1991年,郭凤莲被任命为大寨村第八任党支部书记。“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寨的发展路子究竟该怎么走,是建设一个政治化的大寨,还是建设一个市场化的大寨?”郭凤莲和大寨人冷静思考后认为,历史,不该成为发展的包袱!
放下了包袱便一身轻松。全村老少积极兴办企业,走上经济强村之路,建起了多家公司,并依托名地、名人优势,从外地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
如今,“大寨”牌核桃露、服装、铝塑管、水泥等多种产品行销市场,取得了骄人业绩。“大寨”成功实现了品牌转化。2008年大寨村民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是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
大寨曾经的失落与困惑,小岗人也遭遇到了。严俊昌曾用“一朝迈过温饱坎,二十年没过致富关”来形容小岗村的发展状况。
这是参观者在小岗村村民文化广场上观看邓小平语录和“大包干”带头人手印石刻(10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雷 摄
1978年冬天的一个寒夜,这位“大包干”的牵头人,跟小岗十八户农民在一份分地到户的“秘密协议”上摁下鲜红手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联产承包制从这份“秘密协议”萌芽,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大幕由此拉开。
“大包干”第一年,即1979年,小岗村发生了巨变。全队粮食总产13万斤,相当于前15年粮食产量总和;人均收入400元,是上一年的18倍。可扬眉吐气的光景没持续几年,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经济浪潮中,小岗村的发展步伐渐渐滞重,越来越多的村子后来居上。小岗人异常苦恼:为何起了个率先改革的大早、却赶了个迟迟不能腾飞的晚集?
严俊昌们苦苦思索,终于砸开紧锁脑筋的桎梏,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小岗村成名于“分”、得益于“分”,却也受制于“分”,在市场重新配置经济要素时,仍不敢打破“分”的“老真经”,过去的成功经验成了今天的发展包袱。
1997年,严德友担任小岗村党支部书记。他发现粮食产量已近极限,再靠“包干”式的独立耕作难以增产增收。而小岗村和其他农村地区一样出现打工潮,部分农田闲置,面临“撂荒”的危险。
“我就想把这些土地做精做透。”经多方奔走,严德友找到投资商,准备出租600亩地发展观光旅游业。一切谈妥后,却遭到几个“大包干”带头人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走回头路”。社会上也出现了小岗村要“重返大集体”的传言,小岗村土地大规模流转计划多次流产。
经过无数次劝说与动员,严德友制订了周密的“土地流转规则”,并在2001年成功流转80亩土地种植葡萄。2005年,一个养猪场又从村民手里租了200亩地。如今,小岗村60%的耕地被整合起来,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民人均纯收入4年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