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中午11时,江苏沿海开发网络媒体行记者们参加了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的情况介绍会。会上,连云港市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唐国海出席本次发布会并对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自6月10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后,连云港就吹响了临港产业总冲锋的号角。从几年前“一体两翼”港口发展战略规划推出,到一纵一横“T”型产业带建设,再到今年3月5日召开的市委常委议港会,连云港市临港开发的步伐一直未曾停歇,而生产力布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连云港的沿海已然崛起临港产业群。
谈到连云港经济开发区,唐部长是这样介绍道: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开发区,是苏北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区,是连云港市发展外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的核心区域,也是全市优质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区内设有已叠加了保税物流功能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及新医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风电设备制造基地、江苏省国际外包服务示范区。还有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一流平台。
2005年以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呼应江苏省沿海开发、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建设,全力实施城市东进战略,以临港开发为突破口,全面拉开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框架,加快打造“苏北产业层次最高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先后引进了美国杜邦、日本三菱,德国大陆、汉高、邮政等11家世界500强企业和法国罗盖特、美国博隆、日本味之素、天田、禧马诺、泰国正大等世界知名跨国公司,以及中国海运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民用飞机开发有限公司等14家“国”字号大企业。在全国5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评价排名中,近三年跃升9位,已出于国家级开发区中上游水平。在江苏省123各经济开发区中排名前移两位至21位,进入全省开发区的“第一板块”。
吹响“冲锋号”打造新桥头堡
在谈到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情况时,唐部长说:连云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积极把握好这一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沿海临港优势。近年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确立了“一主导,四新型,两促进”的产业发展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临港开发工业化、产业高端化道路,坚持“以城市总归为引领,以产业布局为指导,以投入强度作控制,以环境标准为限制”的开发理念,编制了《开发区产业发展总体布局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新能源产业稳步前进
前不久,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评审通过了江苏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3、4号机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地处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进入了新的阶段。除核能外,连云港市的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也具备了一定规模,2007年,连云港新能源产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总量的20%。
现在,连云港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达到30余家,拥有日出东方太阳雨、响亮、苏阳等知名品牌。同时,连云港在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和风力发电场的建设上均取得重大进展。连云港和中复集团合作投资10亿元打造风力发电机叶片工业园。目前,一、二期工程项目已建成投产,年生产风电叶片能力达到700套,产值将达1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1.5兆瓦风电叶片生产基地。
“新材料之都”异军突起
2008年5月,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新材料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此为标志,连云港市的新材料产业正式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依托自主创新成果,中复神鹰公司自2006年3月开始在连云港开发区建设碳纤维生产基地以来,至目前,已形成了1200吨T300级碳纤维生产能力,并正在全力攻关研制T700级碳纤维,2010年可实现万吨碳纤维生产规模。中金玛泰公司开发生产的SP易撕膜、LP电池膜,中复连众集团从美国引进的大型玻璃钢贮罐现场立式缠绕设备和技术等,均填补了国内空白。
船舶工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
4月28日,船长158.8米、载重2.28万吨的“振洋顺”号货轮在连云港五洲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顺利下水试航,这是该公司从2007年3月29日开工以来,建成并下水的第七艘大吨位船舶。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日趋深入,但今年以来连云港市船舶修造业依然表现突出,主要船舶修造企业已有订单排满当年计划,生产势头旺盛。1—5月份该行业实现产值21.8亿元,为去年同期的5.1倍,对全市产值增幅的贡献率达17%。
新医药产业呈集群格局
目前,医药工业已成为连云港市支柱产业之一,1至5月份,连云港市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45.2亿元,同比增长46.8%,高出全市水平21.1个百分点。
从医药体系方面来说,连云港医药行业已初步形成抗肿瘤药物、抗肝炎药物、麻醉镇痛药物、新型中成药、新型药用包装材料、医用消毒灭菌设备六大生产基地,形成较为明显的技术和产业优势,部分产品在国内具有品牌效应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如恒瑞医药的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正大天晴的甘利欣,康缘药业的桂枝茯苓胶囊等,产品年销售额均在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