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社会扫描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60年“中秋节”变迁:“吃月饼”已非惟一选择

  今年的中秋节,与新中国建立60年华诞相逢。回首这一甲子的“中秋”,人们表达节日祝福的方式愈加多样,但其中的“团圆”之意却亘古不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幸福过中秋

  1949年的中秋节是10月6日,也就是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上回旋的鼓声、鸣响的礼炮声、庆祝人群排山倒海似的呐喊声……都牢牢地留在了亲历者的记忆深处,直到60年后的今天,那种激动仍然无法释怀。

  但是在尚未解放的地区,“中秋”却是另一番景象。当时,人民解放军迅速南下,逼近广州。9月初,广州的各大酒楼、饼商开始打起月饼推销战,店门摆盆景,报纸登广告,但中秋临近,购饼送礼者仍寥寥无几。节后,各式月饼堆积如山。

  1951年:“抗美援朝”月饼模受欢迎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那年的市场上出现了“抗美援朝”月饼模。整个模子是用一块褐色方形硬杂木手工雕刻制作而成,凹槽直径在12厘米左右,比现在市面上的月饼要大。深度在2厘米左右,凹槽中手工雕刻的花纹线条流畅,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最具吸引力之处就是月饼模中间宋体雕刻的“抗美援朝”字样和一颗大大的五星。

  1954年:中秋节食品比以往丰富了

  在1954年发黄的《人民日报》上,有这样一则通知:中国食品公司北京市公司和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已经为首都人民准备好大批中秋节食品。在八月初,中国食品公司北京市公司的采购员就出发到西北区的甘肃和内蒙古草原采购牛羊。现在东北的苹果、广东的香蕉等已经源源运来北京。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已经采购和组织加工了一批肉、鱼、水果、月饼等食品;有些商品的数量,比去年增加一倍左右。为了便利市民购买节日食品,城区消费合作社将设立一部分临时水果摊和肉摊。

  1959-1965年:食物凭证供应少得可怜

  1959年,粮油副食和日用工业品已经按户口凭证限量供应了,过节的月饼生果等也不例外。

  自1959年下半年开始用粮票了,到1960年,拿着粮票也不容易买到月饼了。中秋凭证供应少得可怜的食物。月饼供应同上年看齐,价钱都贵了。中糖公司门市部的月饼卖10元一个。10元,在当时就是天价!一个青年工人月工资可能才20元,那一个月饼相当于半个月工资,按现在的收入计,相当于1000元一个月饼。

  不仅仅是价格的问题,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要想吃到作为节令点心的月饼,必须得有中秋节特供的月饼购买券。那一时期的月饼券与各类普通生活票证式样相仿,票幅较小,图案简单,用纸普通。月饼券的面额单位分两种:一种以重量计,如天津市第三商业局发行的“1958年中秋节月饼购买券(市区、汉民用)”月饼半斤券;另一种以份额计,如苏州市商业局发行的“1963年中秋月饼票”1份券。

  1966-1976年:很难买到月饼

  那一时期,月饼很“金贵”,是不少人难以看到的“稀罕物”。“赏月、吃月饼”还曾一度被禁止。

  1978年-20世纪末:中秋节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自1978年以来,中秋节的风俗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每年中秋节,中央电视台均举办专题晚会,共庆中华民族大团结。

  曾中断16年的上海冠生园在1979年重新生产自制中秋月饼,恢复供应,有“西施醉月”、“嫦娥奔月”、“平湖秋月”等若干种类。与此同时,为减轻中秋时集中购买的压力,月饼预约券也开始出现,而且供不应求。月饼券的印制愈加精美,用纸愈加高档,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这首深情婉转的《十五的月亮》在1984年的中秋晚会唱响,从此风靡全中国,成为那个年代的人心中永远难忘的记忆。

  1988年9月12日,也是在中秋节前夕,台湾昌瑞轮号满载着70多名台湾同胞重回大陆,停靠在上海外虹桥码头。这是台湾第一艘载回内地探亲旅客的客轮,启动了两岸开放旅游的破冰之旅。

  步入90年代,中秋节不只是海峡两岸联络感情的重要日子,还是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手拉手的重要日子。90年代初,广州一饼家就在中秋前夕开始为顾客代办月饼邮寄业务,为各地的华人华侨传递浓浓的乡情。

  21世纪:“明月是一直有的”

  新世纪以来,中秋节邮票有了,各种中秋节祝福短信、漂亮壁纸层出不穷,“中秋节文化周”也沸沸扬扬,中秋节也成了法定节假日。2009年的央视中秋晚会又上新台阶——要全球直播了,“古典中国风”将吹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人口流动加剧、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的现在中国社会,中秋节的传统意味“团聚”更让人向往和珍惜。

  传统仍然在悄无声息地继续,吃月饼,赏月,家人聚餐,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各地各族的中秋习俗也保留至今。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月饼也早已不是表达相思之情或者互相馈赠的惟一选择。另外,科技发展带来的通讯便捷,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中秋记忆。发送一条甜蜜的祝福短信,在QQ或者MSN上和家人视频连线,在网络论坛里求助“中秋怎么过”,在异乡和同学或者同事们一起开个中秋晚会。

  台湾淡江大学副校长高柏园说:“从台湾的中秋烤肉文化中不难看出,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会轻易消亡,只是它在不断转化之中。”在物质丰富的当下,月饼已经不是惟一的渴望和寄托,人们更渴望通过食物来分享彼此的心情、彼此的关怀以及彼此的想念跟思念。”

  “明月是一直有的,”葛剑雄教授说:“如果既注重传统节日的精神层面,又注重实际需求,传统节日一定可以世世代代延续,吸引更多的年轻一代。”

亮眼睛部落
农夫山泉质疑"砒霜门"背后存幕后交易|视频
三鹿破产程序终结 患儿或无从获赔偿|视频
百万考生赶“国考”普遍反映难度加大|视频

上海世博园区场馆初现雄姿(图)
百万大军赶考公务员 抢1.5万金饭碗
杨洁篪会见日本众参两院议长(图)
亮灯迎圣诞
全美最盛大感恩节庆典吸引数百万人沿途观看
全球最美艳的皇后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月饼文化与时俱进
·民俗学家:别让中秋节沦为"月饼节"
·口水中的月饼
·中秋特色月饼大盘点[组图]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最热新闻
今日会生活
·国务院批复温州港口岸扩大开放
·浙江今年创建200家放心农贸市场
·杭城部分学校禁止学生用修正液
·面包店退卡券遇阻可拨12315登记
拍砖献爱心
·六年级女生一周穿越四省会网友
·机场快速路施工推荐6套绕行方案
·小偷租炫紫宝马冒充“富二代”盗窃
·杭城17日最高气温达27.1℃
论坛摄影月赛
·私人飞行驾照申领放宽 学费需20万
·上海失踪男婴找到 死于家中洗衣机
·超五成网友支持保留两个黄金周
·解放军游戏中现辽宁舰激战钓鱼岛
天天秀观影团
·十八大以来13名省部级官员被调查
·男生织围巾送女友 网友叹逆天了
·高圆圆想当胖新娘 前男友凑一桌
·陈伟霆曝西瓜头减龄新造型(图)
 民生帮帮帮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萧山农产品市场销售...
·一级建造师证照被东...
·【回复】杭州卡支通...
·【回复】丁桥创软数...
·【回复】临安西天目...
 推荐专题
H7N9禽流感来袭
H7N9禽流感来袭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