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币使用以调包、找零为主 犯罪嫌疑人呈职业化倾向
8月11日,因制售近亿元假币,广东汕头农民许少荣、朱映武被执行死刑。在其背后的犯罪链条中,有出资人、管理者、出租场地者、技术员、“中间人”、买假币者、运输者等角色。他们在汕头市潮南区的一个乡间工厂疯狂制造假币,经人介绍卖给购买者,运到河南后再交给下线贩卖,是具有代表性的假币制售“路线图”。
从这一起起具体案件中,公安部门发现了假币犯罪的一系列新特点。据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张涛介绍,假币犯罪嫌疑人呈职业化倾向,并多以家族、老乡为纽带,结成团伙作案,形成人员相对固定、分工负责的“产业链”,一般由家族中的主犯从广东、河南等地购入大量假币在内部分配,然后对外出售或者三五成群地前往全国各地使用。
犯罪态势由东中部重点地区沿交通干线向全国呈辐射状态。假币犯罪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区域格局,以广东为伪造源头,以安徽、河南、湖南等地为加工及集散地,以人口流动性大、现金使用量多的省会及经济中心城市为周转地,向周边、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牧、山、少、边区蔓延扩散。
假币的种类以大面额百元假币为主,同时,小面额假币、假硬币也开始增多。假币使用以调包、找零为主要的侵害方式,地域多选择城乡结合部,部位多为小摊小贩、集贸市场。一些不法商铺在人流密集的车站码头,趁顾客匆忙购物之际用假币换走真币,或以顾客所付的钱是假币为由进行调包。假币犯罪还有与毒品、色情、假发票、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交织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