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中大教室里,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古代哲学(先秦)》吸引了学生浓厚兴趣。何海翔摄(来源:人民日报)
有关“大学要不要实行通识教育”的话题,近年来渐已达成共识,并正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但“通识教育”怎样进行,如何达到“培养心智、提高思维能力、社会责任感和人格理想”的通识教育目标,却成为新的课题。在一些学校的实践中,通识教育的相关课程成了学生“混学分”的代名词。
通识教育如何不是“混学分”?中山大学也正为此探索,并在今秋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计划”。为此,我们特地进行调查,关注他们的这次探索与实践效果,探讨中国高校的这场改革方向。
“短短几次听课,让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获益良多。”10月13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刚刚上完《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城市规划专业2009级新生沈欣告诉记者,自己是理工科学生,但认认真真选学一门人文课程,“感觉真的很好”。
今秋开学后,中山大学在珠海校区本科低年级学生中实施“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计划”,课程体系包括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四大类,得到了学生们热烈响应。
近年来,通识教育渐成为国内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词之一。中山大学此举,出于什么考虑,又有哪些特别之处?
知识教育不等于人才教育 大学生人文素养亮红灯
“近年来通识教育的兴起,针对的是高校越来越细化的专业划分,以及大学生日益强调就业的功利化倾向,希望借此夯实大学生的人文功底和个人素养。”刚刚受聘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和博雅学院首任院长的甘阳教授一语道破。
一直以来,过度过早专业化的趋势,导致不少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亮起了“红灯”。而近年,由于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教育又越来越被功利主义所“劫持”,“有用”的计算机、新闻、法律等专业热得发烫,看似“无用”的基础学科备受冷落。
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感慨地说,“当前我们的教育,至多可算是知识教育,而非人才教育。知识教育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而人才教育是要培养既有技能、又有精神感召力的人。”
不光学者,不少家长也逐渐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女儿正在广州一所重点中学读高三的刘先生认为,“人文素养越缺乏的人,越不能适应今后的工作。”
近年来,通识教育的理念已基本在内地高校确立起来。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山大学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介绍说,与国内其他院校展开的通识教育相比,中大最大特点是强调通识教育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