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同济大学一派安宁。多数学生还不知道贝时璋先生去世的消息,不少学生说不出贝时璋先生是谁,而一些知道这个名字的年轻学子,听说贝时璋先生是曾是同济大学学生时,也都显得陌生而惊讶。相比之下,学生们更普遍知道的是钱学森先生的事迹和去世消息。
“因为贝老只在同济读了两年医学预科,之后他就赴德国留学了。”同济大学校史馆馆长朱大章这样解释。
曾在德华中学学习的贝时璋先生,1918年偶然读到一本介绍蛋白体的德文原版书,对与生命有关的科目发生了兴趣。1919年春,他违背了父亲要他进洋行工作的意愿,考入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入学后,先在德文科,经过半年德语深化学习,贝时璋顺利升入了同济的医学预科。
成立于1907年的同济大学,在其发展的前30年实行的是德国式教育,所有教授皆来自德国,尤以医科、工科闻名。当时的德国是代表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同济大学的学历在德国是得到承认的,因而许多同济学生都在完成基础学术训练之后,留学德国。德国式教育十分严谨、注重实践,医科学生读书时要去医院实习,观察、参加老师的手术,工科学生则要先进工厂当学徒,从最基础的工种做起。因为课程艰深,要求严格,当时的学生淘汰率极高,有时甚至超过50%。
虽然时间不长,但贝老对在同济的学习和训练记忆深刻。直到晚年,他还回忆起当时教解剖学的德国老师鲍克斯德上课的情形:“他授课不带稿,也不发讲义,讲课时,用图谱和实物相互对照,讲解细致生动,教学十分认真负责。”由此,贝时璋对形态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前年同济大学百年校庆,已105岁的贝时璋先生主动为学校书写了题辞。
80多岁的同济大学教授董鉴泓先生感慨地说,贝时璋、钱学森等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求学时,正是国内物质环境艰苦甚至动荡时期,但学生们抱负远大,刻苦认真,也接受了严格的学术培养,虽然学生总人数不多,但日后成为大家、一代宗师者的比例极高。以同济为例,在新中国成立前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后来有20多人成为两院院士。
对于生物科学领域内的研究人员来说,贝时璋实在称得上“大名鼎鼎”。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多年前即见过贝老。“贝老德高望重,是生物物理学研究的开山鼻祖,在细胞重建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好工作,影响了几代人。更重要的是,贝老为人忠厚低调,心底坦荡,直到百岁仍心系科研,让人高山仰止。”
裴钢校长代表同济大学向贝老家属表示慰问,还表示,同济将举办活动,并在校史馆内增加宣传这位杰出校友的内容。“作为中国生物科学研究的后来者,作为后辈校友,同济师生一定要更加努力,培养更多科技人才,取得更新研究成果。这应该是贝老最希望看到的!” (记者姜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