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吴晶、黄小希、刘奕湛)针对近日不断上升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有关部门已作出充分部署和大力宣传。然而,根据记者在北京街头的随机访问,仍有一些人除了对常通风、勤洗手等比较浅显的防护小常识知晓外,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接种疫苗等防控措施却不甚了解。
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对一些民众的认识“盲点”进行梳理,希望民众保持防病意识,提高防护能力。
盲点一:流感疫苗不安全
家住北京海淀区逸成东苑的张先生夫妇近来一直为是否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犹豫不决。根据国家最近出台的政策,同是中学教师的夫妇俩都属于需要接种疫苗的目标人群。可是,由于二人计划近期要小孩儿,便对疫苗接种可能导致的副作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担心。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说,我国国内10家疫苗生产企业已在7个省份实施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疫苗临床试验,13000千余人接受了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疫苗保护率超过85%,安全性良好,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表示,除我国外,世界上还有14个国家已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各国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专家同时强调,由于我国缺乏对3岁以下儿童和孕妇的疫苗临床资料,因此目前这两类人群尚不作为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目标人群。有关部门正在计划开展相关临床实验。
截至10月31日,除安徽、江西、四川、重庆4省(市)外,其他27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开展重要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累计完成接种378.78万人。各地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多为轻型反应,如局部疼痛、红肿,轻度发热和头疼等。除报告1例喉头水肿和1例过敏性休克外(均已得到有效救治),尚未接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专家强调,对于个人而言,疫苗是防控流感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室内保持通风以及有效洗手都是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