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出台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与此相配套,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11月4日《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干部工作的核心任务是选准用好干部,而选准用好的前提是把好考核关。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激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创造一个注重实绩、平等竞争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并逐步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人才竞争机制。严格地说:GDP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能够反映完整的经济状况,能够帮助领导者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我国自从1985年建立起相应的核算制度以来,GDP核算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了解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以及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但GDP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甚至一些地方领导片面追求GDP,滋生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腐败现象。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党和政府“以民为本”理念的贯彻,我国社会逐渐从“官本位”向“民本位”、从政府“权力”主导的社会向公民“权利”主导的社会转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群众更要成为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主体。正如毛泽东早在1945年就指出的,“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就不敢懈怠。”也就是说,衡量干部的政绩,最根本的要看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有许多干部只会“迎上”而很少“迎下”。究其原因就是领导干部的考核是由上级决定的,群众对其评价的好坏不影响他(她)的仕途,所以一些领导也就没有把群众的意见真正放在心中。这也造成了那些廉洁奉公的干部被称着是“傻子”,那些真正为群众办事、受到群众拥戴的干部反而上不去的坏现象。
古语云:“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以人民为本。如今不再以GDP论英雄,而是将民意纳入制度化的干部考核新模式,这正是干部考核工作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表现。同时,有利于引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大的政绩,真心诚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解难事。促进他们在谋求地方经济发展时,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既要为在位时的繁荣负责,更要为离任后的后劲尽责;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为民利民实事、好事,更要做一时看不见但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难事、基础性的事,决不把遗憾留给历史和人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在考核中赢得更多群众的支持,才能保证考核质量,提高考核公信度。(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