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一套的水利调度理念,已很难适应新的形势”
这是10月23日拍摄的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实况。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摄
计划没有变化快,原拟10月末或11月三峡蓄水至175米最终水位的目标,“今年可能已无法实现。”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不无遗憾地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
17年来,三峡工程始终在等待“175”的到来,渴望进入正常运行期。但如今已是第二次受阻。去年,因上游地质灾(险)情频发,中下游取水困难,第一次175米试验性蓄水止步于172.8米。
这一次,上游地质灾(险)情仍不容乐观,但更直接的原因是长江中下游的旱情。中下游“嗷嗷待哺”,只得超计划加大下泄流量,同时上游来水又持续减少,近一周多来,三峡上游水位始终徘徊在170~171米,175米目标一时可望而不可及。
面对这一尴尬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等受访专家表示,来年可考虑提前蓄水,“否则恐怕三峡水库在大多数年份都蓄不满。”
然而,一旦提前蓄水,或将面临上游防洪风险以及上游水库“抢水”局面。“用老一套的水利调度理念,已很难适应新的形势。”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水利厅原副总工程师聂芳容等专家认为,三峡工程调度方式有待改善,长江干支流水资源还需统筹规划、科学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