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全国社情民意调查热线、法官违法违纪举报中心、国防部网站……作为网络时代政务创新的产物,这些新机构、新平台因其新职能、新理念赢得高关注度,同时又因绝少曝光保持着低透明度。它们为何设立?如何运转?背后折射着哪些社会生活的新进步、执政理念的新变化?
【核心阅读】
今年6月23日,统计系统12340全国社情民意调查热线正式开通,标志着社情民意调查全面走进国家统计系统,成为统计工作的新领域。安全感调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满意度调查、思想动态调查、地方政府绩效测评……各地社情民意调查中心从无到有、逐渐壮大,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新桥梁。
一个提议激活的创新
“反映社会活的动态,也是统计部门的职责”
记者:社情民意调查并非统计部门的主流业务,怎么想到要拓展这个领域呢?
吴士辉:成立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其实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了科学发展和注重民生的需要。近几年尤其是十六大以后,党和政府对民意的关注程度,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目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利益诉求多元、意见表达多元、价值判断多元,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表现出来,迫切要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意,社情民意调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们统计部门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经济,社会方面特别是活的动态反映比较少。从统计工作的定位来讲,应当全面反映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关注社会动态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在2003年底统计咨询系统一次全国会议上,我们提出在统计咨询系统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得到各地代表热烈响应。当天下午的座谈会,从两点讨论到六点半都没结束。回去之后马上付诸行动,第二年也就是2004年,就有北京、江西、陕西、湖北等8个省市成立了省级社情民意调查中心。
记者:看来这次会议对社情民意调查起了重要作用,目前各地的发展状况怎样?
吴士辉:播下了这颗种子,要生根发芽、遍地开花,靠的是国家统计局领导和地方统计局党组的重视和支持,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推动和需要。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已有27个省(区、市)统计局成立了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尚未成立的也正在积极筹建;全国统计系统民意调查机构已拥有1500多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设备;已初步形成了一支比较健全的社情民意调查队伍。可以说已形成在全国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的工作基础,星星之火正在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