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由此中国有了第一代独生子女。30年时间过去了,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步迈入老年人行列,一个新的命题应运而生,那就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2009年11月25日《半月谈》)
毫无疑义,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的计划生育不仅提前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而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计划生育还与世界做出了榜样,也为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贡献,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少生4亿多人,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
但是计划生育也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和新的挑战,老年社会的提前进入,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等。资料显示,实行计划生育30年,我国已有1亿独生子女。也就是说,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显现,并逐年加剧。
现在“独子养老”时代已经悄悄来临,将如何直面“养不起父母”的危机呢?新华社1980年9月3日发布的一则消息称,1979年全国有607万个家庭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如今这些只生育了一个孩子的父母,差不多都到了退休年龄,开始步入老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凸显,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421”模式(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形成,对于这些独生子女是一种考验,“421”家庭除了自有三口,还要额外承担4个老人的赡养负担(有人把它叫“一拖四”),更增加了家庭养老的难度。以上海市为例,上海独生子女家庭目前约有305万个,占全市家庭户总数的比例为60.2%。据预测,上海市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在2018年以后,每年有24万到34万的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阶段。那么,未来全国每年又有多少独生子女父母要进入老年阶段呢?
父母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地将子女养育成人,让年老的父母尽享天年,子女作出报答是理所应当。子女有条件的,从孝道上讲想必也会主动为之,不必别人背后“戳脊梁骨”。但是很多421家庭都背着沉重的负担,发出了“养孩子难,养老人更难”的感叹。有一位年轻朋友对我如此倒苦水,他和老婆的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父母早已下岗,只有几百元生活费,他每月固定给1000元,节日的钱另给,岳父母有退休工资但不高,每月给300元,而女儿每月学古筝的辅导费300元,加上生活费、人情往来,攀着手指节省用,一个月也积攒不了几百元钱,今后孩子读大学还需要一大笔钱。他说,最怕的是老人生病,他母亲去年生了一趟病,把家里的积蓄掏空都不够,还向亲朋借了3000元。其实,产生“养不起父母”的危机,表面上看是“独子养老”构成的,而事实上还是我国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的缺失。如果这两项制度有保障,子女不用花收入的一大部分赡养老人,那么他们就没有这么重的负担。一个独生子女家庭,如果养老还是以家庭为主,不但成本烫手,效益恐怕也好不到哪去。这种严峻的现实,无疑会使“孝道养老”难以延续。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生活成本高,“养不起父母”的危机更大。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是家庭式养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沿袭多年的至理名言。但这个至理名言可能不再“至理”,因为孝道已无法承担“独子养老”的重负,还得靠养老保障制度。要真正解决“独子养老”的危机,只有从“养儿防老”真正进入到“国家养老”,所以说,国家应加快这个进程,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财力问题,更是一个执政理念问题。在现代社会,社会养老保障被视为一种基本人权和国家福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如果不能化解这种“养不起父母”的危机,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