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每户每月基本生活需求用电数额将由各省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国家不会制定统一的标准。
此番解释性说明缘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87度用电红线"论。此前,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本月20日起全国非居民电价每度平均提高2.8分钱,暂不调整居民电价,未来居民用电将逐步推行阶梯式递增电价,用电越多电价越高。消息称未来将把居民用电分为三档: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用电、正常家庭生活用电和奢侈型用电,其中,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用电拟规划每户每月87度。
"87度用电红线"迅速引起民意强烈反弹,在公众对电力企业高薪酬、高待遇早有微词的情况下,此举被视为电价的又一轮变相上涨,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的电费单,强烈质疑:何为基本生活需求用电?87度用电红线是如何核定的?是否符合现下中国千万个家庭的现实用电情况?
尽管面对沸腾的民意,发改委已明确表态"不会用'一刀切'的方式确定全国统一的居民每月基本生活需求用电数",这场风波暂时得以平息,但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事关民生的价格改革上,如何做才能充分体现民情、尊重民意?
思路:阶梯式递增电价
据媒体最新报道,国家发改委将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我国推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递增电价。初步考虑,对实行"一户一表"的城乡居民用电户,将其月(年)用电量分为若干个档次,对基本用电需求部分实行较低的电价,对超过基本需求的电量实行较高的电价。每户每月87千瓦时只是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我国家庭每户月平均用电量。
这是发改委首次提及我国将推行居民生活用电阶梯式递增电价,事实上,浙江、福建、四川等三省在政府主导下已经开展了居民阶梯递增式电价试点:
2004年,浙江实施阶梯式电价。月用电量低于50千瓦时部分,电价不调整;51千瓦时~200千瓦时部分,电价上调0.03元/千瓦时;超过200千瓦时部分,电价上调0.10元/千瓦时。
2006年,四川实施阶梯式电价。月用电量在60千瓦时及以下部分,电价不提高;月用电量在61千瓦时~100千瓦时部分,电价上调0.08元/千瓦时;101千瓦时~150千瓦时部分,电价上调0.11元/千瓦时;151千瓦时及以上部分,电价上调0.16元/千瓦时。
福建:月用电量低于150度,每千瓦时0.44元;151度-400度,每千瓦时上调0.02元;401度以上,每千瓦时上调0.12元。
从这三省的试点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用电红线"的划定从50到150千瓦时不等,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87千瓦时每户月平均用电量也不具备可比性。国家发改委已表示,由于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差异较大,国家不会用"一刀切"的方式确定全国统一的居民每月基本生活需求用电数。
遗憾的是,发改委的澄清远不能消除公众的怀疑,许多网民认为:"87度用电红线"可能成为各地确定基本生活需求用电数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省随后围绕居民生活用电召开的听证会即将是一场场"涨价会","阶梯式递增电价"也将是全民用电的又一轮上涨。
"基本用电红线"是变相涨价?
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认为,国外居民电价一般是工业电价的1.5倍至2倍,而我国长期对居民用电实行低价政策,既低于工业电价,也低于平均电价,较低的居民电价主要通过提高工商业用电价格分摊成本实现的,导致经济条件好、用电越多的家庭补贴越多,经济条件差、用电较少的家庭补贴越少的不合理分配。这种暗贴是不合理,不公平的。故而,阶梯式电价改革可看作是大势所趋。
从铺天盖地的网上评论和记者接触的大多数人所持观点看,公众对阶梯式电价改革本身并不抵触,对用电越多、电价越贵的原则报以理解和支持。但是,电价改革事涉民生,关乎社会福祉,通过价格杠杆的方式促进居民节约用电固然是好,面对最终需要老百姓买单的"用电红线",民意颇有微词。
众多网友们晒出的电费单显示,87度电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是不够用的。不少网友说,节约煤水电,是每个家庭过日子都会注意的问题。但是照明、小厨电、冰箱、电视等,平时一天耗电少说也得3度,开空调就要一天10多度。况且,有的一家只有二、三口人,有的一家有五、六口人,规定居民每月基本用电相同也不公平。如果把"用电红线"划得过低,红线不能保证家庭基本用电量,实际上就是变相涨价。
电价要不要涨,该怎么涨,这不能是一笔糊涂账。任何商品的涨价,都不能回避成本问题。老说电力企业亏损,可是进入老百姓视线的却是电力系统的豪华办公楼、宾馆、高工资、高福利待遇。当高薪成为占据电力成本的巨大分子时,消费者面对模糊不清的电价成本,有理由拒绝"买单"。
网友"zgzmhs"希望出台政策时考虑到南北方气候的巨大差异:冬天,北方有集中供暖,南方得每家每户自己用电解决取暖问题;夏天,北方晚上相对凉爽,南方如不用空调、电扇,晚上根本无法入睡。
另外,不得不看到的是,基本用电数量过低,势必对家电购买力形成限制,或者形成买得起、用不起的尴尬局面,继而抑制家电产品的销量,制约家电行业发展。网友戏言:因为使用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都是奢侈型用电,今后家中只用电灯照明,否则将"被奢侈"。
电价改革,重要的不是涨价
各种公共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各个群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阶梯式电价改革是本好经,但好经最怕给念歪了,如果没有民意的广泛参与,难免引得民意反弹。一言蔽之,电价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到公众的承受力。
有评论认为,要想保证电价改革成功,没有科学的配套措施和准确的改革定位是不行的。居民用电"涨价红线"的确定,一不能简单化地由"居民生活用电平均数"来代替科学合理的"测算值",二不宜全国、全省或全市"一刀切",不分城市农村,不分经济发展和生活消费水平。
事实上,涨价也并非节电的唯一方式。此次国家决定上调居民用电价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节能减排,减少资源耗费。有专家建议,政府应该设立节电基金,鼓励企业研发节能产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这治理节能减耗长久有效的办法。
诚如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所说:电价改革,重要的不是涨价,而是形成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汇集民意,阶梯式电价改革应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居民负担不增加这一原则,关键是要设计好三个阶梯的起点"红线"。"红线"过高,电价改革的意义就会降低;"红线"过低,则电价改革的意义会发生异化,变成实际的普遍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