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走了200多米,就花了3个多小时。午饭时间到了,她想,如果回去吃饭,来回还得花时间,今天的任务有可能完不成了。她决定把活儿一次干完。
下午1点钟,忽然刮起了大风。那曲的风,一大起来,能把人掀个跟头。这么大的风,肯定是不能测量的,她就走到测量点,把仪器放下,等风小一点再测。风雪交加,天很冷,小山包上无遮无拦,想躲都没有地方躲,又冷又饿的吴培利就那样一直等着……
这次测量总共500米的距离,而这个40岁、个子不高的柔弱女人整整走了6个小时。
记者见到吴培利时,看到的是一脸的“阳光”。她回忆,那时工地上连个女厕所都没有。为了不尴尬,她每天早上出门干活时坚持不喝水,晚上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水杯猛灌。由于喝水少,她的嘴唇长期结着一层厚厚的血痂。风大的时候,沙子粘在嘴上都不敢擦,一擦就流血。
“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几乎忘记了嘴唇的存在。”她说,有一次碰到一个熟人打招呼,她的嘴巴刚一张,上下嘴唇就被撕扯得血淋淋的。现在大家都有了经验,工地上见面打招呼时都不开口说话,脸上也不带任何表情,只是微微点点头。有工友戏称这是“高原上的特殊外交礼仪”。
吴培利边说边爽朗地笑着,笑得我们满心酸楚。而从这笑声中,我们听出了雪域人大河般的豪情。
[关键词三]智慧
创造奇迹,除了勇气,还要智慧。而高原施工中的智慧,却常常是“逼出来的智慧”。
2008年11月,一天早晨,一台挖掘机打不着火了,当然又是因为严寒和缺氧。有人从屋子里拿出毛毯,浇上热水,盖到发动机上,不管用;有人拿出木柴,点起火,烤发动机,不管用。好像机器也累坏了,“沉沉地睡着不愿醒来”。
这时,两名工人灵机一动,抬过来一瓶氧气,拿着氧气管对着发动机进气门吹了5分钟,再打火,居然着了!在发动机的轰鸣声里,大家一片欢呼。没想到,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的氧气还能“救活”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