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西桂平市一名信访办退休主任因住房被强拆而踏入了上访的道路。他得到的仅有的“优待”是,工作人员给“老领导”倒茶,让他快点签上名,好排得靠前一点。他自言“我是搞信访工作的,知道上访没太大作用”。(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任何一个局外人在读到老信访办主任竟然沦为一个落魄的上访户的报道时,一定既不会幸灾乐祸,也不会把这单纯当成一则人走茶凉式的笑话来对待,来寻开心的。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位曾经有头有脸,且在市检察院干了11年、在司法局当了7年副局长,又在信访办当了3年主任的老干部,尚且落得个房屋被强拆,想要合理补偿却不能———这如此令人不堪的田地,又遑论其他普通人呢?就算是一则幽默,可面对老信访办主任的一脸寂寞与无奈,谁又笑得出来呢?
其实,就当下各地正如火如荼风生水起的大拆大建———这压倒一切的情形,就《物权法》居然抵挡不住区区一个下位法的《拆迁条例》的怪异看,我就敢说,类似老信访办主任这样的遭际,注定不会是第一个,也决然不会是最后一个。因为老信访办主任家被强拆这事实,又一次验证了一个无情的结论:当一座城市的前途与形象,取决于卖地财政有多殷实,取决于它的钢筋水泥构筑出的豪华奢侈建筑之坚固,甚至也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公共设施之华丽,但却恰恰不取决于这个城市里的普通市民,甚至官员———公民本身之时,谁又逃得过房屋被强拆、求告无门的惨痛厄运呢?就是这位曾经端坐在政府办公室里,接受上访者求助的前政府官员,相对于城市拆迁、建设、上档次、上水平等等这些宏大叙事而言,他的个人诉求又算得了什么?
如今,他不也同万千面容枯槁的上访者一样,打望这近在眼前,却又有如关山迢递的上访维权之路,只能身心憔悴,神情黯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