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石化、机械、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强力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7535亿元,同比增长31.5%,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润5418.3亿元,同比增长29.6%(7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在如此喜人的形势下,一些垄断巨头丝毫不体谅通胀背景下的民生艰辛,反而嚷嚷着要涨价,实在令人不解。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国有企业和“全民股东”根本不是坐在一个板凳上,国企利润非但不能与国民福利共进齐飞,却还“负相关”,国企巨额利润恰恰是建立在“与民争利”、“与主人争利”的基础上的。
这让人想到那个沉重的话题:国有企业何时向全民分红?面对巨额的国企利润,每个人都在盘算着:这7535亿元里,有多少能落到我的口袋呢?买房子的支出、小孩的学费、老人看病的花销,公众是多么需要这笔“分红”啊。我们不是国企的“主人”吗?在物价普遍高涨的时候,我们尤其需要行使“主人”的收益权。
自1994年以来,国有企业不再向国家上缴税后利润,代表政府行使出资人职责的国资委对国企也没有收益权。国企除了像私企一样交纳税金外,不向国家回报任何分红,相反国家每年要有300亿元左右对国有企业挖潜投入。在此背景下,国企巨额利润时刻面临着被私分的可能,高管工资令人咋舌,员工工资普遍较高,垄断福利比比皆是,挥霍浪费十分严重,以至“3天时间的内部会议竟花费304万元,人均耗费2.4万元”。
“谁投资,谁受益”本是基本原则,现在却异化成了“全民投资,亲近者受益”,这显然有悖常理。这些年,“国企应向全民分红”的民间呼吁不断,有较真的衡阳律师罗秋林起诉到法院,要求当地国资委确认自己对国有资产占有的“份额”。而美国阿拉斯加州政府利用该州的石油资源收入,从1982年起坚持每年给每位公民分红,更是被传媒津津乐道。
公众对国企巨额利润非但没有基于股东身份的“共同的利益感觉”,反而拥有强烈的“一年到头为垄断霸王打工”的相对剥削感,如此局面亟待改变。世行也曾建议,“如果国有企业50%的利润纳入财政预算,就能使对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支出增加85%。”
今年5月底,北京传来消息,将从今年开始在中央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被解读为“国企只缴税不缴红利的时代将一去不返”。现在,公众正拭目以待:中央企业的5418.3亿元利润将如何分配,这一切又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多大关联?
国企巨额利润公众能分享几何?这是长期以来公众内心一个未解的问号,但愿不久的将来就能得到令人欣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