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与以往相比,本次会议明确提出的是“遏制”,力度明显重于“抑制”,更狠于“稳定”。可以预见,明年二套房贷等相关政策将收紧,房价下跌可能性加大。
近几年,中国的房价一路飙升,已经严重脱离了居民的购买力。房价与居民的收入水平严重背离,人们自然希望当前房价飙升的势头,能够真正被遏制。
住房问题事关民生,然而,如果我们看看此前一些地方政府在房价攀升的时候听之任之,而在房价刚刚出现跌势时,竟然置民意于不顾,打着“发挥房地产业的支柱作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等旗号为高房价托市,我们就有理由担心:地方政府果真会心甘情愿地遏制高房价吗?国务院高调遏制高房价的努力,是否会遭遇地方政府的阻击?
各方面的数据显示,房地产业产生的相关税费已经占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而且,这些税费中绝大部分为地方财政的预算外收入。违规修建的楼堂馆所,超标购买的公车,无节制地大吃大喝……多数都是从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外收入下手。所以即使房价让高层和百姓敏感,也难以遏止地方官员“振兴”地产业的“冲动”。
因为房地产业可以立竿见影地拉高当地GDP,这成为地方政府将房地产业视为“支柱产业”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在当前地方政府官员有任期限制的体制下,在地方官员的“短跑心态”下,通过房地产投资迅速拉动当地GDP,几乎是地方官员的共同追求。
房地产业既然可以满足地方政府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拉高GDP的双重追求,使地方政府将房地产业视为地方财政的“提款机”。而在此过程中,越推越高的房价则被地方政府所忽视。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遏制”高房价的努力,地方政府虽然不会明目张胆地表示反对,但完全有可能暗中阻击。
如果不能从制度层面上扭转地方政府的“卖地财政”和GDP为王的政绩考核方式,不能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来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和遏制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短跑心态”,国务院高调“遏制”高房价的努力,就有可能在地方政府的阻击下大打折扣。(周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