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编者按:在近期频发的地质灾害当中,有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现象,即在浙江、广西、江西、广东、四川等地出现了地面塌陷,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天坑”。一时间有关“天坑”的话题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说其是地震等灾难的前兆,为“2012”渲染和造势…… 地质塌陷真的可以和所谓的“天坑”划等号吗?二者真的可以等同视之么?究竟什么是地陷?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天坑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区分他们呢?天坑真的是地震的前兆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天坑(tiankeng)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或者有证据证明地下河道已迁移)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 在2001年之前,提及天坑这个词汇,通常特指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2005年后,“天坑”这个由中国人定义的术语在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获得了一致的认可并开始使用“tiankeng”,通行国际。 |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详细】 |
![]() |
按天坑分级原则,深度和宽度均超过500米的为超级天坑全世界仅有三例,全在中国(重庆小寨天坑、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深度和宽度在300米到500米之间的为大型天坑,全世界有16例,中国有9例;深度和宽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间的为标准天坑。【详细】 |
![]() |
|
2001年之前,天坑只是对重庆奉节小寨天坑这种景观的特称,类似的地貌在各地有不同的名称,如“龙缸”、“石院”、“石围”、“岩湾”等等。2001年,天坑才作为一个专门的喀斯特术语被专家提出。【详细】 |
![]() |
|
近日,我国各地相继出现各种小型的地表塌陷,有网友戏称为“天坑”。接下来,我们来818全球最著名的几大天坑。 小寨天坑位于距奉节县城91千米的荆竹乡小寨村。"天坑"在地理学上叫"岩溶漏斗地貌"。小寨天坑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详细】 |
![]() |
|
|
结语:眼下发生的这些地质塌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天坑——属于美丽的自然风貌。相反,这些地陷都是因为人类的客观活动而造成的地质灾害。如果我们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这些可怕的地陷都是可以避免的。一个个深邃恐怖的大坑在时刻警醒着我们: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