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时许,兰州市七里河区瓜州路一家饭馆老板正在用木板和树枝遮挡大坑,他怕行人路过掉入坑内,出现生命危险。原来,昨日凌晨3时许,瓜州路长征剧院西100米的人行道上,路面突然塌陷,出现了一个直径约1.5米左右、深近10米的“天坑”。让附近的居民担心不已的是:这坑会不会继续扩大?(6月9日《西部商报》)
一个直径约1.5米左右、深近10米的土坑,被莫名其妙的扣上“天坑”的高帽子,不但会让这个土坑“受宠若惊”,也会让当地市民胆颤心惊。这不仅是一个“张冠李戴”的常识性问题,也是一次不负责任的误导。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天坑一般会出现在喀斯特地区和峰从地貌区。在黄土高原大肆宣扬出现天坑,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这不算一个个例,之前就有媒体报道,浙江、广西、江西、广东、四川等地也发生了地表局部塌陷形成坑洞的情况。然而,这些坑洞无一“幸免”的被部分人强行戴上天坑的帽子。为何有人一直热衷于“指鹿为马”的扭曲事实,将简单的自然现象复杂化、神秘化?这要从天坑本身说起,一般,有人会认为天坑出现后,火山爆发、大规模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将会接踵而至,把天坑看成灾难的预兆。不可否认,这样的事情确实出现过,比如南美危地马拉曾出现一个直径30米的巨大天坑,随后附近的火山发生喷发。但这只是一个巧合,因为危地马拉的西部和南部属于火山带,即使不出现天坑,火山照样喷发。如此看来,把这种账也算到天坑身上,显得别有用心。
那么什么是天坑?天坑与地表塌陷形成的普通坑有何区别?根据地质学家朱学稳论文《喀斯特天坑略论》定义,天坑是指发育在碳酸盐岩层中,从地下通向地面,四周岩壁峭立,深度与平面宽度(口部或底部)从百米至数百米以上,底部与其发育期的地下河连接的陷坑状负地形。而地陷是指地面由于地下物质移动而发生的渐进下陷或急剧下沉。两者属于两个概念,怎能混为一谈?更不能把普通的土坑“滥竽充数”的当作天坑。
但是,有些人就是喜欢将八竿子打不着的几种事物,强行搬到一起大做文章,居心何在?就拿兰州七里河的这件事来说,明明是地面塌陷形成的一个“地陷”,硬要把它修饰成一个喀斯特地貌中的“天坑”。虽然,在这过程中记者很潇洒地绣了一段“妙笔生花”的功夫,赚足了受众的回头率和文章的点击率。殊不知,他们在扭曲事实和夸大事实的背后,让新闻报道逐渐远离了客观、真实的范畴,给市民留下一段恐慌的阴影,这段阴影如同一个无底的天坑,吞噬了他们的安全感。
更有甚者,在网上竟拿这种地陷为“2012”渲染和造势,并“未卜先知”地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这种坑洞,是2012来临的一个前兆。从这一些无中生有的说法中,我们间接的可以看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人想尽一切办法给百姓制造恐慌,给社会制造混乱,然后他们乘机浑水摸鱼。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用科学的武器粉碎他们的谎言,还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给他们留任何有机可乘的空隙。最主要的是给地陷摘掉“天坑”这顶高帽子,让百姓彻底了解这一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和原因,断绝他们胡思乱想的念头,还心灵一片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