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是迷人的,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是成吉思汗陵。瞻仰这位伟人的陵墓,我早就为之神往。
一跨进陵园牌楼,我不禁一怔:寂静的陵道仿佛是历史的隧道,豁然出现在我面前,它一直通向陵墓正殿,通向13世纪漠北草原的一个军帐。拾级而上,石阶两侧及陵园周围的苍松翠柏簇拥如兵;突然间,铜塑的成吉思汗跃马横枪破山而出。走完台阶,数数刚好99级。蒙古民族崇拜苍天,认为主宰人间一切的天有99个。成吉思汗当年就曾在克鲁伦河畔,以99匹白骒马之乳洒祭苍天。99级台阶,是吉祥福禄的象征。
继续前行,巍然屹立在甘德尔草原上的三个相互连通的蒙古包式宫殿飞入眼帘,这就是成吉思汗陵宫。乳白色的墙壁、朱红的门窗、金黄宝顶、蓝色的云图,辉煌夺目,独具蒙古民族特色。在宏伟的陵宫屋檐正中,悬挂着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题写的“成吉思汗陵”牌匾,闪闪发光。
成吉思汗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他首次统一了茫茫漠北,为中国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统一作出了坚实的准备;是他首次在蒙古族引入文字,并颁布了蒙古第一部成文法《大札撒》。公元1277年7月,成吉思汗病逝在六盘山避暑行宫。
700多年来,一直没有找到成吉思汗陵的主要原因,是元朝皇家实行的密葬制度,即帝王陵墓的埋葬地点不立标志、不公布、不记录在案。成吉思汗病逝后,后代子孙为便于祭祀,在距葬地很远的蒙古高原用与他相关的一些实物建立了8座白色的毡帐,用于世代祭祀,这就是以成吉思汗陵为主的“八白室”。即使是战乱或迁居,“八白室”也随同而行。明朝天顺年间,跟随守护“八白室”的鄂尔多斯部进驻伊克昭盟,当时济农额鳞臣任盟长,将“八白室”迁至他的领地郡主旗境内供养,并把安放“八白室”的地方命名为伊金霍洛。至清初顺治年间,又建立了成吉思汗陵园,“八白室”则成为历史名称。
陵墓正殿摆放着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柩,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这里还摆放着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等珍贵文物。
大殿的南面是蒙古大军出征前的祭天场所,这儿的苏勒德祭坛高15.4米,直径54米,用雕刻着蒙古民族图案的汉白玉栏杆围建而成,用于供奉成吉思汗所向无敌的战神——苏勒德长神矛。苏勒德长矛的缨子用99匹公马鬃装饰制成,是成吉思汗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压倒一切邪恶力量的象征。
也许,让成吉思汗的安息之地成为千古之谜也好,这样他的精神就能在无际的草原上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永远在草原民族的心中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