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萧山龙舟的起源
吴越春秋中的越王勾践以“卧薪尝胆”众志成城精神取得了以弱胜强吴越战争的最后胜利。于是公元前471年为庆祝胜利出现了龙舟竞渡,位置可能就在萧山的湘湖一带,因此地是越国屯兵之地,也是我国最早的军港(待进一步探索),伐吴大军又是在该地出发的,天然的西湖与渔浦湖相连的优越条件推论。
据《绍兴市志》越俗记载(2841页)“龙舟竞渡起自越王勾践”。宋代陆游《剑南书稿—稽山行》均有龙舟竞渡说明。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也曾推论“吴越人举行图腾祭节日,民间有划龙舟的传说”。又据《越绝书》记载“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越国灭吴纪念日,并开展龙舟竞渡”。历史以来,萧山长期隶属于绍兴管辖,称谓会稽郡余暨县或绍兴府萧山县,与今杭州市萧山区关系一样。到解放后才划规杭州市管,所以萧山的文脉在绍兴的,越风、越书,绍兴志内就有我们萧山的传统与文化。所以萧山的龙舟来由起源于吴越战争后庆胜利的“龙舟竞渡”是有根据的。
二、萧山龙舟的升级
在东汉年代的汉安二年(743)上虞人曹盱,因祝神溺水身亡。其女14岁,沿江号泣,昼夜不绝,七日后投江而死(绍兴市志)2183页。汉朝皇帝以“孝感动天”赐予曹娥,建庙祭祀,并划龙舟进行纪念这一孝行。
曹娥的外婆家是萧山新塘街道金家滨村,有汉天子亲赐曹娥划龙舟进行纪念。萧山人历来敢为人先的,自然当仁莫让重新组建豪华型龙舟队,以威仪精美龙首龙尾,引人注目帅旗彩幡,装饰华丽的五彩龙舟来进行表演,定于每年的农历五月廿二日纪念曹娥生日。由此,萧山早期出现装饰只有龙首龙尾(又称泥鳅龙船)、龙舟竞渡的龙船升级为汉代高大华丽的新塘龙舟。
萧山新塘街道龙舟凭借江南水乡江河交叉之便利,民风淳朴人心持古之条件,注重传统文化,传承民间艺术,这一千年传统文化,古老民间艺术(除重大战争外)一直得以演传和发展。
三、萧山新塘龙舟准备申遗
在浙江文化大省杭州文化名市的指引下,萧山是品质生活之区,自然要亮相萧山优秀文化,文源社区的青龙、浙东村的金龙、姚江岸的黄龙和新塘街道赞助萧山区龙舟协会的银龙,以全新四龙舟组成的龙舟艺术表演队伍。在富强、和谐的盛世时期,炎黄子孙的萧山人龙舟出演祝愿萧山全区人民“四季平安、人寿年丰、万事如意、生意兴隆”,品质生活。萧山千年传统文化的龙舟竞渡,古老民间艺术的新塘龙舟即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萧山城市的知名度和湘湖文化的魅力。
新塘龙舟节
新塘赛龙舟已有悠久的历史,据《增城县志》记载,自宋朝以来即有赛龙舟:“入五月则滨江村乡多备龙舟以端午前后数日竞渡……好事者悬锦标酒食以赏胜者,旌旗招展,甚是可观。”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是新塘赛龙舟的“旺景日”。这天家家户户包粽蒸糕,杀鸡宰鸭,招呼亲朋戚友前来观景,热闹程度尤过春节。十里堤岸,十里人潮,男女老少,笑逐颜开。有的登楼远眺;有的临时搭起棚架作观赏台;更多的人重重叠叠伫立江边,为龙舟竞渡而欢呼喝彩。江面中心,千船云集,热闹非凡。在约四、五百米宽的江面上,数十条龙舟奋勇争先,场面热闹而壮观。
新塘四乡的龙舟,全长七丈四尺,前有威武的龙头,后有旌旗长艄;船身二十七栏,大鼓置于正中,两锣分置前后。划行时,一人在船头跳跃、吹哨、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艄,以掌方向。两人鸣锣,两人击鼓,“冬冬锵,冬冬锵”,激动人心的锣鼓节奏统一着五十四名健儿的桡(桨)拍,龙舟在漫天水花中疾速前进,尤如一条出水蛟龙。现新塘赛龙舟已是一项群众十分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了。
新塘龙舟杭州“申遗”
2008年8月下旬,新塘街道办事处向杭州市政府递交了“新塘彩龙舟”的有关材料,正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
新塘彩龙舟与外地龙舟有三个不同之处,一是起源不同,二是比赛时间不同,三是形式不同。
新塘彩龙舟的起源,一种说法是,萧山古属绍兴,据《绍兴市志》记载:“竞渡起自越王句践”。传说越灭吴后,最早在萧山举行过竞渡活动。另一种说法来自二十四孝中“曹娥投江”的故事。据《绍兴市志》记载:“汉天子以‘孝感动天’赐予曹娥,并建庙祭祀,划龙舟进行纪念。”传说曹娥的外婆家在新塘街道金家浜,当地的老百姓以此为荣,年年划龙舟,纪念曹娥这位“孝女娘娘”。这与全国各地划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所不同。
在划龙舟的时间上,各地均是端午节,而新塘龙舟则是农历五月二十二。据说这天是“孝女娘娘”曹娥的生日。
从形式上看,各地划龙舟都是以“竞”为主,而新塘划龙舟则主要是以祭祀为主。新塘龙舟注重装饰效果,插彩旗,上书“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等吉祥之语;龙舟上配以乐队,划动时鼓乐喧阗;划龙舟的表演程式有“四龙点睛”、“龙穿花阵”等等。新塘龙舟除了纪念“孝女娘娘”外,还有祈福、镇邪、消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