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专题文章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萧山沙地文化

  沙地是钱江大潮造就的“天堂”里的金土地,人杰地灵,风华物茂。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而它孕育的沙地文化,更显奇特。沙地文化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里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是吴越文化中钱塘文化的一支,受潮的滋润和洗礼,酿成了其显著的个性。

  第一节 沙 地

  浙江省有着一条神奇的大江,一日两次呈现“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天下奇观,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江。钱塘涌潮,气势磅礴,世无与匹。

  钱塘江口衍生了一种奇特的土壤,上古神话传说中称之为“息壤”,它能够不断生长变化,人类用它堵截洪水,驱除天灾,营造福祉。据传,远古治水英雄大禹在会稽山下的海里撒上这种“息壤”,东一堵,西一拦,使海水东流,露出了一大片土地。这片神秘的土地就是现今杭州市萧山区的沙地。

  一、沙地的地理环境

  沙地是指西兴以东、曹娥江以西、北海塘以北、钱塘江以南的一片广袤的沙质平原。现今面积为600多平方公里,约占萧山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它是宁绍平原的一个组成部分,北面与杭州市老城区、余杭区和海宁市隔江相望,东南与绍兴毗邻,南面与里畈(指北海塘之南的萧山水田区)相接。杭甬高速公路横贯其中,杭金衢高速公路由北向南穿过,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座落其间。

  沙地位于东经120°04′——120°43′之间和北纬29°50′——30°23′之间。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地区。而亚热带地区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因为这种地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充沛,温湿适度;光、热、水条件好,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其它副业的综合发展。

  沙地背陆面江,西南高,东北低,深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水汽资源丰富,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解放以后,在钱塘江萧山段上游筑渠引水,解决沙地区的伏旱,更使沙地区成为江南的“鱼米之乡”。

  沙地是萧山北部的平原地区,位于宁绍平原的西端,它是千百年来江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沉淀地区,即是上游山岭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泥沙和涌潮携入的泥沙的沉积,而以涌潮携入的泥沙为主,土质沙性,故称“沙地”。沙地的地势平坦,一望无垠。初期,江湾(流化沟)众多,筑围之后,人工河渠纵横交错,水利发达,物产丰饶。

  沙地就其地理位置而言,有“西沙”和“东沙”之分,大致以赭山至坎山一带为界,以西的称为“西沙”,以东的称为“东沙”。后又因江道变迁,钱塘江水流经北大门,原属江北海宁的沙地被江水劈开,南边的一部分与萧山的沙地连成一片,故沙地又有“南沙”之称。

  当人类迈进21世纪之时,萧山撤市设区,融入杭州,沙地也成了杭州的一部分。大杭州的发展将告别“西湖”时代而进入“钱塘江时代”,跨江发展势如破竹,沙地已是钱塘江南岸大可开发的一方热土。最近杭州市江东工业区的规划与实施,将使沙地发展的前景更为美好。

  二、沙地的形成历史

  沙地是钱塘江上游随水而下的泥沙和被一日两度的涌潮从东海大陆架推拥上来的泥沙淤涨而成,沙地在早先有相当一部分不在江南,而在江北,人称为“北沙”,也称为“下沙”,以别于“南沙”。后来,南沙的面积因淤涨不断扩大,而北沙的面积因坍塌日益缩小,是因为这种淤积而成沙地的土是粉性沙土,经不起钱塘江大潮的冲刷。大风大潮的天气,沙土堆成的堤塘随时都会分崩离析,开垦多年的五里十里宽的土地,不消几个时辰就会坍失在江潮中。南岸坍塌北岸涨,反之亦然。涨来坍去,没有定数,但总的趋势是江道北移。

  钱塘江的河道在上游洪水和海潮的相互作用下,曾经历了从南大门经中大门至北大门的由南向北的巨大变化。据我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越绝书》记载,春秋战国时,现今沙地的南端的航坞山,是越王勾践的一个船坞(埠)。宋初燕肃的《海潮论》中说:”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二山相对,谓之海门。”龛即航坞山。这说明当时钱塘江是走南大门,江水在龛山与赭山之间进出。此时的北岸在杭州、观音堂、赭山、雷山(此山现开采至地下)一线,南岸则在西兴(古称西陵或固陵)、长山、龛山、大和山、党山和三江口一线。经过元、明两朝几百年江潮的左冲右突,至明末清初,江道北趋,水流经禅机山与河庄山(狮子山与白虎山)之间的中小门出入,钱塘江才彻底抛弃了这条故道,南大门淤塞。这样,钱塘江南岸的航坞山(龛山)与赭山之间的故河道形成了一片沙地,成为萧山沙地的第一个板块。

  由于中小门(赭山与白虎山或称河庄山)是一条宽仅二公里的狭长地带,且山根联绵,

  河床不能深切,门外又有雷山阻挡,潮过沙淤,康熙末年江流尽趋青龙山、白虎山与海宁城南海塘之间的北大门(即现钱塘江流道),中小门亦告淤塞。虽经清代前期对中小门的四次开掘疏流,但终因其地质的原因而无法畅其流,江流仍回北大门入海。钱塘江中小门故河道成了萧山沙地的又一个组成部分,即第二板块。

  钱塘江在走南大门时,现赭山、南阳、河庄均在江北,通过江涂沙地与杭州、盐官连成一片。当时杭州至赭山有海塘相连,赭山也有河道直通杭州菜市门外。钱塘江走北大门后,原海宁的南部沙地被洪潮冲刷,切割为南北两块,南块已与海宁分离。坐落于南块的海宁时和乡北六都八庄和南六都八庄与萧山县境的沙地相毗连。因被江所隔,”纳课讼诉均不便”,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改隶萧山。这些原本属于海宁的山和大片沙地,也就变为南岸的萧山所辖,成为萧山沙地的第三个板块。以上三个板块,其范围大致在今北海塘以北和南沙大堤(赭山、蜀山、头蓬、新湾、党湾一线)以南的老沙地区。

  此后,在赭山、河庄山以西、蜀山、头蓬、新湾以北和新湾、党湾以东的沿江地带,时有沙滩淤涨,如头蓬以北曾有过曹案埠、小泗埠、三岔埭等几个市镇,但由于江岸坍塌不定,这些老市镇现已不复存在。

  新中国建立后,南沙大堤外不断有新滩涂淤涨,沿江农民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依靠集体的力量,贯彻”以围代坝,以围促淤,围垦与治江相结合”的方针,用科学的方法,乘冬季小潮汛之际进行围垦,从小规模围垦到大规模联合围垦,至20世纪末,经过数十期的奋战,共围垦土地约52万亩,称为新沙地。新围的沙地是组成萧山沙地的最大板块,即第四大板块。它使萧山沙地的面积大为扩展,是萧山乃至杭州经济发展的风水宝地,可谓是钱塘江畔的“聚宝盆”。

  萧山沙地原是江涂沙滩,是一片咸碱地,只有潮涌所冲刷出的流花沟,经过一定年月后,在浅沟里和低洼地里长出一些水草芦苇和海龙头,沙滩在烈日的暴晒下结出白色盐花,而没有世居的“土著人”。现在沙地的居民是几百年来历代移民的后裔。据传,沙地的居民是钱塘江下游两岸沿江的农民因生活所迫,不顾路远迢迢,迁徙而来的。有来自萧山里畈的里畈人,乃至比里畈还里畈的山里人;有来自下游地区无地或少地的余姚人、上虞人和绍兴人;也有来自江北下沙因坍江失去土地的余杭人;还有因江道变迁划入萧山的海宁人;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新围垦区,有来自”里花园”的萧山老沙地人等等。从沙地的方言和生活习惯分析,在早期的移民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应首推绍兴人,其次是海宁人。这些移民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聚居在一块新的土地上,相互融合,成了“沙地人”。沙地人在此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自立自强,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绚丽多彩的沙地文化。

  第二节 沙地文化的特征

  沙地文化是在独特的地理环境里孕育生成的区域性文化,是沙地人智慧的结晶。沙地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和涵养了独特的民风民俗,乃至民性。沙地好像是另一个世界,在非沙地人看来是一个神秘的世界。神秘的世界产生了神秘的文化,神秘的文化又滋润着神秘的土地,神秘的土地养育着一群奇特的人,这些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让我们走进沙地,感悟文化,认识它的基本特征。

  一、独立自强的理念

  自古至今,沙地的民居星罗棋布于广袤的地面上,而不象里畈及其它地区的民居那样簇拥在一起,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村庄村落。沙地人从以前建草舍到今天造楼房,一直以来就喜欢在门前不受遮拦的“好风水”地上建造“独家独园”、“独门独户”的“独家烟囱”的房屋。这种状况多半是由于沙地人离开了原有的宗族的亲族链,为生存而独自从远道迁移来沙地,失去了亲族的依靠,加上在新居住地与其他的居民又素不相识,缺乏了解和信任,以便于谨慎处世,明哲保身。即使在今天,沙地已不再荒凉,沙地人也不再孤寂,但这种“独家独园”建房的独立理念还在继续支配着沙地人。

  沙地民居文化中也体现出自强的理念。沙地民居的变迁大致可分为草舍时代、石墙草舍时代、平瓦房时代、二层半楼房时代、三层半至五层半的高层楼房时代和别墅时代。在短短30年里,沙地经历了”六代住房”的变迁,这在其它地方是罕见的。

  20世纪70年代以前,沙地人住的是草舍,人们称它为沙地的第一代住房。一直以来,沙地以穷苦“闻名”邻近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沙地人家住的大多是草舍。草舍分为箍桶舍、直头舍、横舍三代。初到钱塘江滩涂开垦的先民们就在高沙头上搭建简易的住房,安身栖息。这种简易的住房就称为箍桶舍。箍桶舍是南北向搭建,舍形成拱形,东西两边是落地椽子,草扇从地面盖起,省去东西两边的风笆,以节省材料,又不太挡风,不易被吹倒。搭建箍桶舍所用的材料最省,只需一些竹子、茅草和芦苇,而这些材料大都可在本地取得。箍桶舍与后来的草舍相比,是草舍中最矮小、最简陋的一种,看起来似草蓬,是沙地最早的舍头。随着沙地的进一步开垦,有一些经济状况稍好的人家改箍桶舍为直头舍。直头舍与箍桶舍一样也是南北向的,只是舍身比箍桶舍高大得多,东西两边不再是落地椽子而夹起了风笆。再是一些经济较为富裕的人家(主要在解放后),改直头舍为横舍。横舍的舍头(以栋梁为标志)是东西向的,它的山墙在东西两面,不同于箍桶舍、直头舍的舍头是南北向的,山墙在南北两边。但横舍与直头舍一样均为朝南开门。横舍一般比直头舍要高大,且它的前舍沿开得较高,除了有舍顶的亮窗外,还在南面和东面多开一些窗门,因此比直头舍要亮堂,住起来也舒服得多。但它建造的材料要多要好,费用也就大。所以,在解放前只有地主和富农才造得起这种横舍,穷苦百姓是追求不到的。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沙地的民居又有了改观。一些人家从里畈的山里运来石块,砌成石墙,取代原来的风笆,但舍面盖的仍然是稻草或茅草,这种舍当地人称为”石墙舍”。石墙舍的墙壁用白石灰做粉饰,就显得比风笆草舍来得光洁明亮,住起来更感舒适。沙地从此出现了第二代住房。

  改革开放后,沙地人在住房上又有重大进步。他们开始拆掉草舍,建造砖瓦房,我们称这种房子为”沙地第一代瓦房”。它无楼层,用料极普通,造价亦不太高,但收入不高的沙地人也得花费全家勒紧裤带省吃俭用十来年的积蓄。所以当时沙地人戏称这种“瓦屋”为“饿屋”(“瓦”沙地人方言读é)。这就是沙地的第三代住房。

  沙地的第四代住房出现在80年代初期,当时有一些原住草舍的人跨越了第三代住房的平瓦房,直接进入第四代住房的二楼半的楼房时代,有更多的人是将第三代住房提升为第四代住房。他们或者将原住的平瓦房推掉重建,或者翻掉原住平房的屋顶加层扩建,以提高住房品位,也显示自身的努力。这一代房屋的最大特点是设置了“半层”,“半层”既起隔热的作用,又可在里面堆放杂物,使楼上的房间清爽舒适。

  到90年代初,沙地人的住房又进行了更新,开始建造框架结构的三层半至五层半的新楼房,这就是沙地的第五代住房。这种房屋用料讲究,式样美观,屋面盖琉璃瓦,外墙贴马赛克、釉面砖,屋内地面是水磨石、花岗岩,室内进行具有时代特色的装璜,房屋的四周又圈以围墙,还造起牌楼似的墙门,气派非凡。如今若在杭甬高速公路上向北眺望,沙地区的民居犹如皇宫一般,辉煌无比。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沙地区的别墅房在不断增多。这种住房在90年代末开始出现,其楼层一般为二楼半或三楼半,楼层不高,装璜考究,住房者追求是舒适与美观。在此,称其为沙地的“第六代”住房。

  沙地民居从草舍到瓦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简陋到豪华的发展变化,不仅标志着当地物质方面的发展变化,而且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意蕴,更透视出沙地人你追我赶,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吃苦耐劳的品质

  艰苦的生存环境铸造了沙地人吃苦耐劳的品质,他们也只有吃苦耐劳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沙地人以“特能吃苦”著称于邻近地区。先从沙地人吃和穿的方面看,以前的沙地因不能种水稻,吃的主食是大麦粞饭萝卜粥,“下饭”(菜肴)是霉苋菜梗或盐白菜和老干菜加萝卜干。喝的是既涩又苦的咸碱水,在夏秋季节地上农活忙的时候,沙地人就用大“癞狮壶”(一种很大的陶制器皿)装着咸碱水冲泡的茶水,拎到地头(有的用铁耙柄撅到地头),以解因出汗过多所带来的口渴。沙地人穿的也是用自家纺织的土布做成的衣衫,其颜色大都是玄色或本色,穿的大多是蒲鞋和草鞋,很少有布鞋,一般情况下都是打赤脚的,即使是霜雪天气也是如此。

  再从沙地人的“做生活”来看他们的吃苦耐劳的品质。早先,沙地人在江边的白地晒盐,被称为盐民,俗称“晒盐佬”或“盐黑子”。在烈日炎炎的盛夏,他们就在老盐碱地上刮起一层含盐量很高的“白泥”,然后将它挑到在地面下设有盛盐卤的木桶附近堆起“泥蓬”,用“卤杆子”将卤水滴入卤桶内,然后再将卤挑到木板上晒盐。挑白泥的畚箕特别大,一担就有二百来斤重,且是盐民独自盛装挑运,俗称“打背钩”。这样一天要挑好几百担,因为天气特别热又无树蓬遮阴,挑泥者个个是汗流夹背。他们堪称沙地人吃苦耐劳的典范。

  沙地人吃苦耐劳的品质我们还可以在围垦文化中进一步感受。萧山围垦是沙地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壮举,闻名国内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称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从1965年开始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江涂围垦,共投入劳力6209万余工,其中在1986年的5.2万亩围垦工程中就出动民工15万人,历次参加围垦的大军中沙地人占了多数,是围垦的主力军。围垦向江涂要地52万亩,缓解了沙地乃至萧山区人多地少的矛盾,拓展了制约沙地乃至萧山经济发展的瓶颈,扩大了沙地经济的发展空间,给萧山经济带来了繁荣,与此同时还孕育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崇尚科学、求实创新、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的“围垦精神”。“围垦精神”中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就是沙地文化里“吃苦耐劳”特征的体现。

  要在“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腾”的钱塘江涌潮下筑堤围地,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万万不行的。在茫茫江畔围涂,许多人带着挖土盛泥的铁耙,挑泥的泥钩扁担和畚箕,从内地走40-50里去江涂,住的是临时搭建的草棚,睡的是潮湿的泥地,饮的是咸水,吃的是麦粞饭加霉干菜。围垦大军冒严寒,顶北风,赤脚踏冰,挖河筑堤,抢时间,赶进度,贪早摸黑地挖泥挑土,有时甚至不分白天和黑夜地干,为的是要抢在大潮到来之前围好它。每人日挑土在3-5立方米,其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而且抢险护堤和劈山采石更有生命危险。自1966年—1988年,为围垦事业牺牲者达52人。有道是:“山是虎,水是狼”,这批善于吃苦耐劳的围垦者,开山采石,筑堤围地,正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潮口”夺地,造福子孙。

  三、勇立潮头的胆略

  沙地文化是生活在钱塘江畔的沙地人创造的,同时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沙地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沙地文化导航着沙地的未来发展。

  勇立潮头必要有潮头可立,而这个潮头就是以其雄伟壮观而闻名于世的钱塘江涌潮。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的奇特涌潮景观,生活在钱塘江畔的沙地人每天都看着潮涌潮落,接受潮送给的“礼物”,也经受潮带来的灾难。他们世世代代与潮水打着交道,越来越认识了潮的性格,了解了它的本质,因此就有了胆略,就可以勇立潮头,驾驭滔天江潮,奋勇前进。

  在沙地“潮文化”中的“弄潮儿”精神,最能说明沙地人勇立潮头的胆略。过去,钱塘江上的弄潮儿主要是两种人,一种是江船老大,另一种是抢潮头鱼的人,这两种人的胆略与“弄潮儿”精神一直以来为沙地人乃至萧山的里畈人所赞许,并激励着沙地人去作出一项又一项大胆的决策,去完成一件又一件敢为人先的大事,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让人惊叹的奇迹。

  从前,钱塘江上撑江船的船老大,不但要熟知钱江潮的潮性和把握主江道的变化,更要有斗潮行舟的胆略。这些船老大在涨潮之时,拉起数道风帆从江湾驶向钱塘江主航道,从下游宁波等地从潮而上,驶向杭州以及更远的地方;也有从上游顶潮劈浪而进,从杭州等地驶宁波方向,逆潮顶浪行船,其船头和船尾忽高忽低,大起大落,犹如上天落地,一般的人非但不能驾驭,即使乘在上面,也惊恐万状,下一次不敢登船了。就是在岸边观看的人也感到吓佬佬,对船老大的胆子和本领则伸出大拇指啧啧称道:“真了不起。”

  另一种弄潮儿就是抢潮头鱼的人。到了秋冬季节,就到江边去抢潮头鱼,这种人不仅对江涂地形非常熟悉,对不同时间涨潮的特征也了如指掌,而且胆子大得很。他们是在快要涨潮的时光等候江边的沙滩上,听到潮涌声响后,就脱掉衣裤盘缠在头顶上,手执抢潮头鱼的潮兜柄,跳步跟随潮头,当鱼、鳗等被潮头滚起水面时,手起兜落,将鱼捞进兜里,然后猛烈跳出潮头,拔腿就跑,上岸去街,卖鱼回家。抢潮头鱼的人要身体健壮,眼亮手快。

  四、善抓机遇的眼力

  善抓机遇就是随机应变和果断决策,沙地文化明显体现了这一特征。或许是沙地人生

  活在钱塘江边,受潮涨潮落的影响,吃尽了坍地毁家流浪的苦头,也可能是受钱塘大潮声的启迪,沙地人的头脑变得灵活了,决策变得果断了。在沙地的潮文化里隐含着善抓机遇的特征。如抢潮头鱼的,人不但要有很强的体力和过人的胆略,还要有善抓机遇的眼力。遇到哪一些潮头可以抢潮头鱼,而哪一些潮头,不好去抢潮头鱼。如果不果断决定进退,不仅会失去抢潮头鱼的机会,更会失去逃生活命的机会。钱塘江涌潮的潮头变化多端,有“一线潮”,有“剪刀潮”,有“回头潮”等等。象“剪刀潮”这种潮头对抢潮头鱼的人来说最具危险性,是最犯忌的。

  还有在抢潮头鱼的过程中,涌潮将鱼或鳗翻卷上来,有多有少,也有大有小,遇到这种情况,抢潮头鱼的人就要快速作出判断,出手抢哪一部分鱼或鳗,抢哪一次翻卷上来的鱼或鳗。因为潮涌翻卷上来的鱼是瞬间的事情,稍纵即逝,难有再现。只有具备善抓机遇眼力的人方能抢到潮头,其兜里次次有鱼,并能满载而归。

  围垦工程的实施也靠抓机遇。首先是要看准新淤涨的沙滩能否围得牢,圈围后的土地会不会再被潮水冲毁,其次是要看时令适不适宜搞围垦,是否有足够时间筑堤围地,抛石拥堤确保新围土地的安全。沙地人一般搞围垦的时间都选择在冬季,这段时间,海水的水位较低,潮涌较弱,是围垦的好时机。沙地文化中善抓机遇的眼力潜移默化着沙地的后来人,他们在人生发展的历程和创业的道路上,凭借着世代相传的“眼力”,抓住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机遇,创造了辉煌骄人的业绩。

  五、勤俭持家的作风

  勤俭持家方言称为”做人家”。沙地人的”做人家”已达到很高的境地,是外地人所无法理解的。初来沙地的外地人看到沙地人高大漂亮的房子,都羡慕不已,而发觉沙地人起五更落半夜,“挖开乌珠做到夜”,就望而生畏,感到沙地好是好,就是干活太苦了,他们殊不知沙地的粉墙黛瓦、高楼大厦是沙地人“做人家”的结果。只要你走进沙地,就能感受到这种文化特征。

  沙地人世代省吃俭用,早餐吃的是六谷糊,中餐吃的是麦粞饭,晚餐吃的是稀粥。下雨天不到地里干农活,一日三餐都吃稀粥,有的家庭甚至只吃两餐。“下饭”大都是霉味,如霉菜老头、霉笋、霉千张、霉豆腐,而像霉毛豆和霉苋菜梗则家家都做,是一年四季的长“下饭”。至今萧山沙地人还有做霉味吃霉味的习惯,如果有一天你想换一换口味,想吃一点霉苋菜梗或霉毛豆之类的霉味,那就请你去沙地做客。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沙地人是很少吃酱油的,而是用自己做的甜酱作为烧菜的佐料,如甜酱炒螺蛳、甜酱蒸茄子、甜酱爆泥鳅、甜酱蒸鸡冠油等等。这主要不是甜酱烧菜味道好,而是为了省钱。

  沙地人平时的家庭经济开支都是量入为出,尽可能省吃俭用,将钞票积赚起来,以便日后置家产、建房屋或投入到再生产之中,以改善自家的生活条件,提高自家的生活质量。

  六、开拓市场的意识

  我们常常从“里畈人”那里听到这样的话:“沙地人会做生意”。这话不假,沙地人确有强烈的开拓市场的意识,做生意(经商)做到了天南地北,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他们的足迹。沙地人会经商也与其独特的生存环境有关。沙地是一块盐碱地,可谓一穷二白,先民生活非常艰苦,他们把家里母鸡刚生下来的蛋拿到附近集市去换盐或针线等,把种植的络麻和棉花、养蚕结出的茧挑到集市卖给那里的麻行、花行和茧行,换回现钱,然后再拿现钱到打铁铺买回铁耙毛刀、扁担畚箕和米面等用品。这样长期的卖出买进的市场交易,萌发了沙地人的市场意识,刺激了沙地人的商业活动。后来沙地人又把蔬菜等农产品运到里畈、山里和城市去出售,在年边沙地人将黄芽韭菜运到城里卖给城里的居民,夏天将冬芥菜、霉干菜、大头菜、榨菜、萝卜干等运往里畈或上山(山区)卖给里畈人和上山人吃,再后来就是沙地人将化纤布推销到西北的西安、新疆及更远的地方,推销到东北的黑龙江及更远的地方,推销到南面的广西、云南及更远的地方。如今萧山沙地的苗木已种进了北京城,绿化美化着伟大祖国的首都,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

  当今沙地人开拓市场已不再单靠“闯江湖”来实现了,而是注重于产品新、质量好、包装精去开拓市场。就农副产品而言,象沙地的老头干菜在城市宾馆饭店很有销路。小坛精包装萝卜干远销东南亚,盐渍胡瓜也畅销海外等等,举不胜举。改革开放后,沙地人自古已有的那种拓展市场的商品经济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得到了发扬光大。

  第三节 沙地文化的承传

  沙地文化虽然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区域性文化,但与所有的文化一样,其适应时代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精华都得到承传与发展。文化培育和造就了人,人创造了文明。沙地文化的承传和发展体现在沙地人才的辈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诸多方面。

  一、英才辈出,代有显者

  1、钱塘女杰杨之华 近现代女革命家杨之华(1900—1973),又名杏花、文君,萧山沙地三岔路村(今属龛山镇)人,从小就在钱塘江边看弄潮儿“弄潮”,敬佩弄潮儿的胆略和勇气,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她的身上就有了沙地先辈们的那种敢于拼搏、不怕困难的气质,并为她后来从事艰苦的革命事业并百折不挠奠定了基础。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杨之华正在杭州浙江女子师范学校学习。在这里开始接受革命的思想并积极投身这场爱国运动,创办刊物,上街演讲,奔走宣传于杭、沪两地,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她的命运和革命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

  1921年,杨之华到早期中共党员沈定一创办的衙前农村小学任教,她与其他的一些革命的教员使衙前农村小学成为中共领导的最早农民运动的摇篮。她不但宣传发动农民起来与封建地主斗争,而且还直接参加了衙前农民运动。1922年,她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研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寻求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1924年,杨之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与瞿秋白在上海结成革命伴侣。1925年,杨之华参加了“五卅运动”发动组织女工参加反帝斗争。1927年3月身为中共上海区委妇女部长的杨之华参与了陈独秀、周恩来等领导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中共”五大”上,杨之华当选为中央委员,并担任中央妇女部长。“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她努力协助瞿秋白筹备“八七”会议。

  1935年,杨之华参加在苏联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曾出任国际红色救济会常委。1914年回国途中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拘禁,在监狱里度过了四个寒暑。

  建国后,杨之华历任全国妇联国际部长、全国总工部女工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候补常委等职,还陆续写下了《回忆瞿秋白》等数十篇文章。“文革”遭迫害,1973年10月含冤逝世。1977年7月,中共中央为她平反昭雪。杨之华这位沙地的女儿,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为争取中国工人和妇女的解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2、赭山壮士曹阿堂 曹阿堂(1897----1928年)出生于沙地区的赭山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为了生存,他到杭州卖苦力,在江干码头当挑夫,后来经人介绍进杭州光华火柴厂做工。在那里他接受了革命的道理,开始走上革命道路。1927年初,曹阿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当选为厂里的工会委员兼工人纠察队队长。后来又担任了中共光华火柴厂的支部书记。

  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导下,曹阿堂领导工人为改善待遇而举行罢工和集会,迫使资本家接受工会提出的有关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的条件,斗争取得了胜利,但引起了反动派的仇恨。

  1927年,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曹阿堂遭通缉而避苏州。不久,他又奉命回杭,转入地下斗争,11月3日暗杀工贼来桂芳失手。第二天,曹阿堂被密探在茶楼逮捕,旋即关进浙江陆军监狱,任凭敌人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后惨遭敌人杀害。

  曹阿堂这位沙地的儿子有着钱江潮的一样的刚直不阿一往直前的性格。他虽死犹生,其英名与天地同存。

  3、义蓬功臣傅永先 傅永先(1950---1985)沙地区的义蓬人,1968年参加解放军,1970年入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在他的模范行动带领下,他的班是先进班,他的排荣立集体二等功,他的连成了团里和师里的先进连队。他率领全连参加团、师、军事21次比赛,夺得6个总分第一,34个单项第一。他带头搞军民共建,出席了地方和军队的先进代表大会。

  1985年2月8日下午,傅永先在中越边境的云南前线,在遭到敌人炮火袭击时为掩护战友江云发而中炮牺牲。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傅永先这位喝钱塘江咸水长大的沙地军人挺身而出,把生让给别人,将死留给自己。这种无畏的精神不正是沙地人与大潮搏斗的“弄潮儿”精神的承传延续吗?傅永先牺牲后,中央军委授予他“勇于献身的好连长”荣誉称号。

  二、经济腾飞,独领风骚

  1、乡镇企业的龙头浙江万向集团 位于萧山沙地宁围镇的浙江万向机电集团公

  司,是由沙地农民鲁冠球在1969年创办的一个只有7名职工的农机修理铺起家的,经过20多个春秋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近6500名职工,60多亿元资产,以万向节总厂为主体,下属30个经济实体的集团企业,并跻身全国500家最佳效益工业企业之列,居全国百家知名企业第43位,乡镇企业首位。

  鲁冠球这位沙地的传人,在沙地文化的养育下,有着沙地人独特的气质,不怕千辛万苦,克服千难万险,千方百计地开辟沙地人的致富之路,就是凭着弄潮儿精神硬是把一个只有4000元资产的修理铺建设成一个拥有60多亿元资产的现代化集团公司。万向集团不但从沙地走向全国,而且从沙地走向世界,万向节产品远销亚、欧、澳、美,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万向节出口基地。

  现任浙江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的鲁冠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大潮中,敢于弄潮,勇立潮头,表现了一个当代沙地农民企业家的胆识和气魄,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风云人物,中国知名企业家中不可多得的常青树。

  2、新农村的典范浙江红山集团 红山集团的前身是红山农场,位于钱塘江南岸新围海塘内的沙地上。1969年,这里还是水草族族,芦苇茫茫,潮起潮落,满目荒凉,是所谓“天堂旁的西伯利亚”。经过从东沙头蓬来的“盐黑子”(盐民)的围涂造地,开垦种植,后来又办起了企业,而且是越办越大,越办越红火,从此跳出了单一的农业经济的小圈子,走上了农工一体,以工促农的发展道路。

  在昔日的盐碱荒滩上,建立起红山纺织实验厂、红山工业化纤厂、农垦水泥厂、协和陶瓷厂等为龙头的各类企业20多家,并且建立了以红山实业公司为核心的浙江红山集团。红山集团的农场在萧山区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红山集团下属企业生产的水泥、化纤、大理石等数千种产品畅销省内外,有的还有远销韩国、古巴、新加坡等国家。

  红山集团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员工的收入,改善了生活条件,提升了生活的质量。如农场职工子女从幼儿入托到高中毕业,全部免费教育,公司还设立奖学金制度,对考入重点高中、中专和大学的学生,分别给予奖励;建立医疗保障制度;定期发放老年职员养老金,凡男性职员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均由公司发给养老金,真正做到“幼有托,少有教,病有医,老有靠”。

  红山农场是浙江省第一个提前达到小康水平的农村,1990年,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村镇建设文明集镇”。那花园式的锦锈田园,纵横有序的林荫大道,错落有致的工业建筑群,都显示了欣欣向荣的气势。红山农场的大地上崛起的红山集团是沙地文化承传和光大的结晶,它的发展和壮大蕴含着沙地文化的驱动。

  3、个私企业的旗帜浙江传化集团 在萧山的沙地区还有一家著名的私人企业浙江传化集团,它的兴起和发展更能让人感受到沙地人对沙地文化的承传和发扬。

  传化公司原先是一个仅有2000元资本的家庭小厂。创办人徐传化本来是乡办化工厂的供销员,后来化工厂倒闭,他便和儿子徐冠巨创办起一个制作液体皂的小厂,连自己在内只有四五个员工,设备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了,只有几口大缸及几根木棍。1986年,第一缸液体皂制成了,他们父子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骑着自行车,带着液体皂四处寻求代销,居然大获成功。那时全凭着一种精神几双手,从家庭作坊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全国闻名的私营省级集团,下辖8个经济实体和专业科研机构。这一个集科、工、贸、服务四位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挤身浙江省百强私营企业行列。

  文化与人的连动,文化与经济的连动,文化与社会的连动就是人类历史的运动,这是一个永恒的法则。我们了解这个法则,认识这个法则,把握这个法则,就必须去揭示这个法则的运动规律。所以,我们就应该去深入地研究文化,研究文化与人的关系。

  沙地船

  沙地平原,河流如网,以往的交通运输主要依靠船只。

  数百年中,沙地的船只种类较多,并有许许多多的称呼。以河道论,有内河船、外江船;以载重论,有小船、大船,六吨船、十吨船等;以船篷论,有乌篷船、白篷船、满篷船、单篷船、袒口船等;以动力论,有小划船、摇撸船、牛拖船、别竿船、风篷船、挂桨船、轮拖等。而同是“摇橹船”,又因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如埠船、航船、快班船、罱泥船、换灰船、花轿船、上坟船等。这里,选择较有特色的几种船只介绍如下。

  牛拖船

  上世纪50年代前,沙地河浜众多,但两岸都是粉一样的沙性土壤,遇雨泥沙俱流,河湾淤浅,一遇晴天,稍大的船只便不能通行。于是牛拖船成了最普遍的水运方式。

  牛拖船是以一头水牛拖拉几只小船(一般为六只)的一个船组。一人坐在前面的船头上,持鞭指挥水牛;另有一人手持撑篙,在后面的船上来回走动,随时矫正船组,以免搁浅。牛拖船的船只,式样统一,长约三米,宽约二米,船面平直,宛如一般的船只斩去了头尾,只剩中间一个舱节。这有点像过去一些渡口所设的揉渡船,因无专门摆渡者,行人登船后,需自己扯拉悬于两岸的绳索过渡,为求平稳而不倾覆,船身几乎都是方形的。牛拖船做成这种形状,目的相同。因为船体小,吃水浅,载重量不大,所载货物主要是农具、粮食、坛装咸菜,以及杂七杂八的生活用品,总之是些较为轻泛的东西。这种船,只能成串相连,用牛拖拉,单只是不能长里程撑行、划驶的,因此也是牛拖船的专用船只。

  水牛拖着这串船必然费力,它的脚必须踩着河底才用得上力,所以在河道普遍疏深、拓宽了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牛拖船一般在牛背露水的近岸一带行走。由于水牛能短距离游泳,遇到十字河口等较深的河段,牛拖船也可以安然而过。船到终点后,船主的第要务是卸去牛轭;牵牛上岸,并喂以油饼、玉米等精饲料;如是冬天,还要在饲料中搀些烧酒,以祛寒暖身。

  随着沙地河道的疏浚和轮拖的出现,牛拖船逐渐稀少。到70年代中期,就彻底消失了。

亮眼睛部落
哥斯达黎加火山持续喷发火山灰
印尼锡纳朋火山喷发致3人死亡
东阳义工学急救
天山五月飞雪
走进山村 体验木活字印刷
“蛟龙”号在雅浦海沟完成大深度下潜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最热新闻
今日会生活
·国务院批复温州港口岸扩大开放
·浙江今年创建200家放心农贸市场
·杭城部分学校禁止学生用修正液
·面包店退卡券遇阻可拨12315登记
拍砖献爱心
·六年级女生一周穿越四省会网友
·机场快速路施工推荐6套绕行方案
·小偷租炫紫宝马冒充“富二代”盗窃
·杭城17日最高气温达27.1℃
论坛摄影月赛
·私人飞行驾照申领放宽 学费需20万
·上海失踪男婴找到 死于家中洗衣机
·超五成网友支持保留两个黄金周
·解放军游戏中现辽宁舰激战钓鱼岛
天天秀观影团
·十八大以来13名省部级官员被调查
·男生织围巾送女友 网友叹逆天了
·高圆圆想当胖新娘 前男友凑一桌
·陈伟霆曝西瓜头减龄新造型(图)
 民生帮帮帮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萧山农产品市场销售...
·一级建造师证照被东...
·【回复】杭州卡支通...
·【回复】丁桥创软数...
·【回复】临安西天目...
 推荐专题
H7N9禽流感来袭
H7N9禽流感来袭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