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山脚下到乌蒙高原,是什么驱使阿里木数年如一日地资助贫困生?
“阿里木叔叔由于家庭贫困,没能读太多书,他认为社会发展要从教育开始,因此他选择资助贫困生,希望我们以后能对社会作贡献。”--阿里木资助的毕节实验高中高二学生周勇说。
4年前,阿里木揣着5000元钱,来到毕节学院,提出想资助一些困难学生。
“一大摞钱,什么面值的都有,还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的味道。”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清楚地记得,“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个社会上有的是比阿里木生活宽裕的人,这对他而言,几乎是倾其所有。”
很快,毕节学院决定配套5000元,将这笔全校金额最小的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
“没读书缺文化,我只会烤羊肉串,绝不能让那些贫困孩子和我一样。”阿里木读到高二就参军入伍,对文化教育,他有着近乎崇拜的尊重,“只有教育才能改变人的思想和命运”。
身边的朋友没少劝阿里木攒些钱,买套房,改善条件,可他总“听不进”。
阿里木有个朴素的想法:“把字写在石头上,可以保存到永远;把字写在沙子上,只能保存一时。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才是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