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率设置合适征收方式也比较宽松 打击炒房客不会增加普通百姓负担
图表:上海、重庆出台房产税细则新华社发
备受关注的房产税改革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上海、重庆分别宣布自1月28日起正式启动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公布房产税征收标准。国家财政部表示,会根据试点的经验,将房产税逐步推至全国。
我国房产税改革大幕正式开启,改革将会给百姓生活带来何种影响?两市征收房产税的试点,究竟会对处于胶着状态中的楼市调控带来怎样的影响?两种不同的调控措施又会为将来的全面推广提供哪些可以借鉴的示范效应?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上海抑制投资重庆瞄准豪宅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表示,重庆市房产税改革试点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包括:个人拥有的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第二套(含第二套)以上的普通住房。
和重庆房产税略有不同,上海的方案针对新增一般房地产,而且按照人均面积考虑起征点。上海房产税征收对象包括上海市居民家庭在上海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和非上海市居民家庭在当地新购的住房;对于上海市居民家庭人均不超过60平方米的,其新购的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
不过在房产税征收标准制定上,上海、重庆都各有不同重点,其中上海的征税目标,主要是本地家庭新购买的第二套房,及非当地居民新购住房,税率为0.4%至0.6%;重庆则瞄准独栋别墅、新购高档商品房、外地炒房客在重庆购第二套房,既针对增量房,也针对存量房,主要针对富人群体征税,税率为0.5%至1.2%。
虽然有着共同的特点,上海和重庆房产税的区别也很鲜明。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南京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高波认为:“从征税对象上看,重庆很明显是在抑制高档房消费,而上海则更偏重于抑制投资投机需求。”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城市与房地产研究室主任倪鹏飞也认为,和重庆版房产税征收方式不同,沪版房产税征收面相对比较广,不但对本地第二套及以上征收房产税,对非本地居民购房也征收房产税,这种征收方式范围相对比较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相对大。
试行的房产税税率并不高
温和、操作性强、保护了普通老百姓居住需求,高波如此评价这两大房产税试点方案。高波说:“像重庆市民新购普通商品房不征税,上海也对新购二套房改善居住的家庭实行退税优惠,为改善型需求提供了空间。应该说,这样较为温和的改革阻力较小,也减少了操作的难度,很容易区别征税对象。”
黄奇帆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对房产税征收税率作出了解释,与全球其他地方相比,重庆市本次征收的房产税税率并不高。目前美国征收房产税的税率,大致在1%—3%。“为什么这么定,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只要收到了3%,炒房的都没有了。”黄奇帆说:“现在是人人炒房、人人炒股,莫名其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没有搞房产税,住房首先是用来住的,如果有房产税,现在的全民炒房的现象就会改变。”
不过黄奇帆也承认,由于影响房价的因素有住房的全面市场化、地方政府卖地价格拉高、财税政策不到位、供求关系失衡以及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剩、游资过多、闲钱过多等5个原因。仅仅期望一个房产税政策就能打压房价,是不现实的。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重庆版房产税征收对象主要为高端住宅,将会准确打击投机行为。0.5%—1.2%之间的税率设置比较合适。“不太高,也不太低。如果税率设置太低不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影响,而税率设置太高又将超出百姓承受能力。”
刘桓同时表示:“上海版房产税主要针对二套房征收,对象不同于重庆,可能主要考虑到当地房产市场情况。此外,0.6%和0.4%的两级税率也相对较低,征收方式也比较宽松,这个税率设置虽然稍低于重庆版,但由于征收范围较广,同样可以打压当前上海高企的房价。”
征税全数用来建保障房
房产税改革一度被认为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杀手锏”,但专家表示,房产税影响最大的仍然是投资需求。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认为,房产税是对所购房产按价值量年年征收,无论是自住型购房者,还是投资型购房者,其影响都不容忽视。
从短期看,房产税的出台对房地产市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对高涨的房地产价格起到威慑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影响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在于供求关系和后市预期,遏制高房价不能寄希望于房产税“一剑封喉”,楼市调控仍需继续打“组合拳”。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房产税对房价的影响取决于最终税率。但从目前来看,上海和重庆征收房产税的方案并非十分严格,在需求没有大幅减少的情况下,目前出台的房产税对房价影响幅度很有限。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说:“房产税不会影响合理的购房需求。”黄奇帆则表示,重庆房产税征收范围只涉及10%的人群,主要针对高端房产业主和炒房客,不会增加普通百姓的购房负担。与此同时,为减轻首次购房者的负担,重庆继续保留实施首次购房按揭贷款抵扣个税的财政补贴政策,确保百姓刚性购房需求。
“房产税的意义在于调节收入分配。”黄奇帆强调,对占有公共资源较多的人征税,全数用来建保障房,是对弱势群体的补助和支持。同时可适当地改变社会的住房消费习惯,例如囤房者会因为成本提高,而把房子出租,令供应增加。政府亦会透过增加供应、提高房贷成本、调整税率等综合措施调控楼市。(记者周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