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11月、12月、1916年8月、9月四度亲临浙江视察,对未来的国家建设做出精辟的分析和高屋建瓴的总体规划,体现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可贵的科学主义精神。他在《实业计划》里把乍浦选为东方大港的港址,并对浙江省境内的铁路、公路建设提出了较可行的方案。
1912年11月8日,就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孙中山由芜湖抵达杭州,旋赴上海。他沿途演讲,宣传修筑铁路的重要,称十年不预闻政治,以在野之身筹款60亿元,为中国造20万里铁路。
1912年12月9日-13日,孙中山专程前来浙江考察。9日上午由上海启程,专车经松江、嘉兴、硖石、斜桥、长安等站,每到一站,欢迎群众人头攒动,拍手欢呼,争睹先生风采。中山先生每站都下车,与欢迎群众见面,步行群众队伍之前,举帽还礼。车开动时,又伫立车门向群众招手。下午抵达杭州,在法政学堂出席国民党浙江支部举行的欢迎会上发表演说,高度赞扬浙江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中的功绩,阐述了实现民生主义的四大纲领:“节制资本、平均地权、铁路国有、教育普及”。次日凭吊秋瑾烈士墓,至风雨亭小憩,书写了“巾帼英雄”的横额及“江户矢丹忱,多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的楹联。11日视察江干地区的铁路、钱塘江水道、之江学堂和湖墅地区的商业。13日乘车返沪。
1916年8月16日-26日,孙中山又一次专程前来浙江考察。18日在杭州午宴时发表即席演说,谓浙江“在独立各省中最有希望,而日后所负责任亦最重大”。勉励浙人各尽其力,使浙江“成为全国之模范”。19日下午在浙江省议会讲演,强调“地方自治”的重要,指出“地方自治,乃建设国家之基础”,认为“若地方自治既完善,国家即可巩固”。晚上在陆军同袍社的演说词中主张采用五权分立,以救三权分立之弊。20日起赴绍兴、宁波。21日在绍兴各界欢迎大会上发表演说,称:绍兴为越王句践卧薪尝胆之地、报仇雪耻之邦,要继承越王奋发图强的精神,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绍兴秋瑾、徐锡麟、陶成章三位烈士为此牺牲,对革命起了重大作用。又指出绍兴的市政建设要努力改革。22日离绍兴到宁波,在宁波各界欢迎会上以地方自治为题,发表演说,指出欲求自治之效,必须“振兴实业”、“讲求水利”、“整顿市政”。25日乘军舰视察舟山群岛、象山港、三门湾,考察建筑军港的条件。26日乘舰返回上海。
1916年9月15日,孙中山第四次到浙江。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到海宁盐官观看钱塘江大潮。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固然蔚为壮观,但孙中山更加关注的是建国方略。观潮胜地盐官邻近他筹划的东方大港乍浦,孙中山在盐官跟塘工局人员谈论潮汐的科学规律,询问拦江筑坝、利用潮汐发电及围垦海涂等有关建设东方大港的问题。当天返沪。
孙中山的四次浙江之行为他日后制订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要求国家实现工业化的纲领——《实业计划》中东方大港的设想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