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奶粉荒
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指出,国际上强调的是“从农田到餐桌”的顺向控制,而我们的做法常常是“从餐桌到农田”的监管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钱亚平 | 上海报道
2月15日,在对香港油尖旺的万宁、惠康、百佳等诸多超市进行“地毯式搜索”后,来自深圳的李琳和丈夫终于满载而归:一个手推车、两个旅行袋外加两个背囊,鼓鼓囊囊地塞满了31罐奶粉。
带着战利品侥幸过了深圳罗湖海关后,李琳夫妇终于松了一口气,女儿这一年的口粮总算不用愁了!
春节前后,在深港之间拥挤的东铁上,随处可见像李琳夫妇这样带着大包小包奶粉的“拖粉一族”,内地游客的抢购随即引发了港澳部分品牌奶粉出现“断供”。港澳的不少药店和超市不得不对奶粉进行限购。
就在这一风波尚未过去之时,2月中旬,又有媒体报道“皮革奶”死灰复燃传闻,尽管农业部随后辟谣,但对奶粉质量的担忧情绪再次在消费群体中发酵,也引发了内地赴港抢奶粉新高潮。
缺货的各大品牌不得不在香港加推产品,以应付庞大市场需求。国税总局官员随后透露,正在酝酿降低部分商品的进口环节税收,让这些商品以正常途径进口,防止税收流失。
“抢购风潮暴露出中国乳业的信任危机,”素有“奶业大炮”之称的乳业资深人士王丁棉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实际上,自2008年‘三聚氰胺’这一奶业‘911事件’后,奶制品企业对奶源都进行了严格把关。国产奶粉和进口奶粉的品质与营养成分基本没有差别。”
然而业内看法不能获得妈妈们的认同。近年来,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激素奶粉,国产乳业的负面新闻一次次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动摇了他们对中国乳业的信任。
上海铭泰铭观乳业咨询公司总经理劳兵告诉本刊记者,公众要走出奶业阴影,仍需一个漫长过程,“首先整个奶业行业要好好反思”。
细说奶粉荒
香港上水,是大多数深圳“拖粉族”的首站。李琳说,在这里“推着手推车,提着大包小包奶粉的必是内地客 ”。
2月初以来,在上水的大多数超市、药房,各大奶粉品牌如美赞臣、美素佳儿等专柜都不约而同贴上了“暂时缺货”标签,即使是有货的商家也纷纷打出“限购”标签。
除了自购族,在粤港、粤澳边境,还活跃着许多以蚂蚁搬家的方式专职帮别人代购,赚取差价的“水客”。
香港港九药房总商会理事长刘爱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些药店都曾出现内地人以“扫货”方式购入全部奶粉的情况,更有人愿意每罐多付50元抢购,这导致很多药房囤货不卖,令奶粉供不应求。
据海关测算,每日穿梭于粤港、粤澳的职业“水客”多达8000人以上,知情人士透露,带一箱奶粉可获利50元左右。
支撑“水客”的无疑是内地大量的买家。没有人能够计算出每天进出中国的进口奶粉确切数量。但在淘宝网,一些品牌的进口奶粉月销量甚至高达上千罐。
这一市场现状让众多零售商眼馋,于是卖化妆品的卓悦也开始卖奶粉,甚至卖图书、卖酒的小店铺都开始卖起奶粉,主要经营如雅培、美赞臣、明治等海外品牌。
类似的“奶粉荒”在2008年曾上演过一次。当年初,因为内地多个外国奶粉品牌纷纷宣布加价,涨价幅度最高达30%,大批深圳和广州的妈妈,都涌到香港抢购较内地便宜的进口奶粉。
当时初为人母的深圳人陈燕就是抢购大军的一员。她告诉本刊,那时如美赞臣、明治等品牌的奶粉经常连着几个月断货,“有一次逛遍了上水、铜锣湾、元朗等地才凑到6罐。”
在“三聚氰胺事件”后,“奶粉荒”更为加剧。当时内地客到香港购买奶粉的需求急剧增长,令香港本地供应出现两成缺口。
陈燕清楚地记得,当时在屈臣氏,每个人只能限买6罐;超市工作人员站在奶粉柜台边,一次次劝回试图多次购买的内地家长。
“以前很多人到香港买奶粉是出于省钱,但‘三聚氰胺’之后,基本上是为了买‘安心’。”陈燕说,那段时间身边的妈妈们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进口奶粉。
这一次奶粉荒却来得更突然,王丁棉认为,这与国际奶源紧张也不无关系。受去年的极端天气影响,国际牧场的草源、奶牛饲料及产奶量今年有所下降,早在2个多月前,国际奶源紧张已初露端倪,“国内不少企业所需要的大包装奶粉就已供不应求,一有货就被大买家预定。”
他认为,目前这一奶粉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几个月时间。但对近期将2009年的“皮革奶”旧事重提,他认为也不排除幕后有企业炒作的可能。
自2008年以来,中国乳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巨大关注,“在这一场风波中,你想谁会得利?” 王丁棉反问。春节刚过,就有奶粉企业提出涨价,一时间洋奶粉涨价风声再起。
纠结的奶粉配方
“现在的国产奶制品,其实比任何时候都安全。”劳兵说,婴幼儿奶粉的配方都差不多,完全没有必要特意买进口奶粉。尤其是同一外资品牌的奶粉,其主要配方、工艺、技术都是一样的。“只是在口感、风味、溶解度和香精添加方面有细微差别,这些无关营养。”
劳兵说,在业内并不存在港版奶粉或其他进口奶粉更好的说法。一位外资奶粉公司的员工告诉本刊记者,她周围同事的孩子都吃自己公司在内地生产的奶粉。
这些说辞也不被妈妈们认同。在各大母婴论坛上,随处可见有关同一品牌内地版与进口版之间配方差异的讨论,这些细微差异也成为许多妈妈们认定进口奶粉优于内地奶粉的重要依据。
李琳对此笃信不疑。她曾比较过某品牌二段奶粉,发现港版的色泽更白皙,奶味更浓郁,并且不甜,而内地版却甜很多。她还比较过两种版本的配方,发现它们的配方表里也有不少区别,如内地版采用改性大豆磷脂,而港版采用大豆卵磷脂。
这些差别也成为企业和零售商们招揽顾客的“卖点”。在网上,几乎每个代购卖家都会贴出进口奶粉与国内销售奶粉的差异。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妈妈们的这种判定并无科学依据,更多是源于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进口奶粉也不能排除没有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乳业分析师告诉本刊,近年来外资奶粉也频频爆出质量问题,如雅培、明治均出现过召回,而奶源进口的多美滋去年也被爆以麦芽糊精取代乳糖以降低成本。
劳兵指出,通过网络途径购买的奶粉更不一定可靠,“网上一些所谓进口奶粉不能排除是过期奶粉灌装的。”
然而这些说法同样不能打消妈妈们购买进口奶粉的热情,任何可供寻觅的细微差别也被她们迅速放大。
如美素官方表示,该品牌奶粉“港版”和“内地版”从营养功能上来讲,并无区别。只是内地销售的美素佳儿产品与“港版”包装不同,个别营养素添加量因为两地的标准不同也略有差异。但这一说明反而更引起人们的质疑,“我们的标准肯定没有欧盟、香港那么严格。”李琳说。
中国乳业是另一个“中超”?
近年来,中国乳业丑闻不断,大头娃娃、三聚氰胺、去年的圣元性早熟、蒙牛伊利“掐战”,直至最近的“皮革奶”传闻,有人甚至把中国乳业比作另一个被丑闻和黑幕缠身的“中超”。
在去年蒙牛“诽谤门”事件中,蒙牛和伊利互相揭底,频频曝出内幕和行业潜规则,不仅使两大乳企巨头的商业道德受到广泛质疑,也被业内诟病为损害了整个乳业的形象。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乳企间相互拆台现象不仅加剧了国内乳制品行业的恶性竞争,而且给外资品牌创造了趁虚而入的机会。原本属于国内乳企的市场份额,落入外企囊中。
近日,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马莹透露,目前洋奶粉已抢占50%的市场份额,国产奶粉面临越来越大的冲击。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前,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为60%,进口奶粉仅为40%。2010年,进口奶粉已同国产奶粉平分秋色,各占50%。
据海关统计,2010年1~11月份,全国奶粉进口总量创历史新高,达37.06万吨。全年进口总量可能达到40万吨。
但奶业专家认为,实际的数量远不止此。“那些通过个人蚂蚁搬家式带进来的奶粉,空运或海运过来的水货等,到底有多少,谁也无法估算。”王丁棉认为,保守估计,中国去年的奶粉进口可能达到六七十万吨。
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则显示,2010年海外代购的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20亿元。奶粉就是海外代购的一项常见品种。
尤其是高端奶粉行业,目前基本上已被洋奶粉控制。长期以来,70%~80% 的高端奶粉市场都掌握在雅培、雀巢、惠氏等洋品牌手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洋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已经占据了80%~90%的市场份额,国产奶粉在高端市场的份额受到严重挤压。”劳兵坦言,目前洋奶粉已经开始向中国二三线城市扩张。
一位业内人士担忧地说,中国乳企若再不警醒,中国未来婴儿吃的口粮将以进口奶粉为主,这不仅让普通消费者无端支付更多成本,“更损害了整个国产乳业的未来。”
“农田到餐桌”还是“从餐桌到农田”
公众的不信任还来自对奶业监管的质疑。
尽管近年来对奶业的监管屡有消息公布,但“救火式”的监管不足以收获消费者的信心。上海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顾佳升一针见血地指出,国际上强调的是“从农田到餐桌”的顺向控制,而我们的做法常常是“从餐桌到农田”的监管。
“食品安全是最后一道关卡。不能出了事才追究,甚至出了事也不追究,”王丁棉指出,相关管理部门的“护犊情深”有百害而无一利,“就像小孩子不能纵容一样,对某些奶业企业的宽容是害了他们。有脓包不怕捅破,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发展。”
“救火式”监管的弊端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就有所反映。当时曾有业内人士提醒监管部门,经销商手中可能仍有问题奶粉流出,但未引起足够重视。
而问题产品从企业售出后,卖给了谁,也没有真正跟进监控。直至一年后,陆续有上海、西安等地的乳品企业再次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过国家标准的乳制品,才被监管部门查处。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认为,要想重塑消费信心,惟一的办法就是从奶牛养殖的源头上开始严格把关,把产业链监管前移。
不从源头开始监管,就会给企业留钻空子的机会。据悉,某大型乳业企业曾经出口2500吨乳制品,因产品不合格被国外销售商退回,该企业随后又将这些乳制品内销国内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认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该全方位地推进监管,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此外,中国对于乳业标准的设定也颇受公众质疑。2010年,被寄予质量安全第一关的乳业新国标实施,但其一系列规定被外界普遍诟病为奶业“倒退了25年”。
单从数值上看,乳业新国标对原奶质量反而比此前的规定更宽松。业内不少人士也因此质疑,该标准出台的背后,可以看到大型乳企身影。
“这让公众心目中的政府监管大打折扣,中国乳企要挽救岌岌可危的公众信任仍有很远的路要走。” 王丁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