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当前气象干旱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还不明显
通过中国气象局对土壤墒情监测,截至目前,华北南部和西北东部及其以南地区土壤已经解冻,除河南中西部、山东中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土壤墒情较差外,冬麦区其余大部解冻区由于前期降水和灌溉,土壤墒情适宜。
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的。
针对长期旱情影响下冬麦区情况,郑国光说,2月25日前冬麦旱区土壤水分亏缺主要表现在表层,深层土壤墒情尚好。加之去年秋播质量好,冬小麦未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期仍有一定的可调可控性。2月25日-27日冬麦旱区一场“喜雨”,土壤表层墒情得到改善,有效地缓解了旱情。可以说,当前气象干旱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还不明显。
郑国光说,这为做好后期的抗旱减灾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3月中旬开始,小麦起身拔节,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如果没有充足水分保障,将直接影响到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要素亩穗数和穗粒。后期气象干旱对粮食生产影响的不确定性还很大,需继续做好各项抗旱保丰收工作。
近年来,干旱、暴雨、低温等极端天气已成为中国粮食生产的挑战。中国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超过500亿公斤,其中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达77%以上,尤以干旱为重。
针对不少人质疑人工增雨(雪)带来的“后遗症”。郑国光表示,中国的人工增雨主要采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成冰能力。干冰、液氮汽化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都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不会造成污染,碘化银用量极小,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中国各地从事人工增雨(雪)所使用的大都为从部队、民航或国内航空公司租用的飞机,增雨火箭弹型号不同,每枚价格为1200-2500元不等,每次天气过程每个火箭作业点一般使用3-15枚。据统计,中国人工影响天气的投入产出比为1∶30-1∶50。
郑国光说,在未来几个月,气象部门将继续组织安排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开展跨区域飞机与地面立体化人工增雨(雪)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