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南京10年之后仍陷“垃圾围城”
如何打通垃圾回收产业链
记者 申琳
●垃圾前期分类,后期运输处理混装在一起,挫伤居民积极性
●300吨废电池堆在仓库内,十年来一直不知如何处理
●餐厨垃圾专业化处理等触及餐馆利益链,阻力相当大
●分类牵涉环保、商务、发改委等多个部门,需各部门通力合作
3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等议题。会议提出,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
2000年,南京成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近日记者走访南京的垃圾分类处理,发现虽推行了十年,这项工作依然受困于多种因素,进展陷于困顿。
回收很尴尬——
垃圾箱分类,运输处理环节却不分类
成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后,南京市在6个城区选定了30多个小区开展试点,有570余户居民的台城花园小区名列试点小区之列。
走进台城花园,在一个大的塑料垃圾桶旁边,立有一个金属外壳的分类垃圾回收箱,上面标有“塑料、玻璃、金属、纸张”等字样。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分类回收箱小区有10多个,街道每月会定时回收,但每次数量也就是几十斤的样子。分析回收量少的原因,社区工作人员认为居民的意识不强是最主要的原因。
居民有自己的说法。住在台城花园的张先生解释说:“垃圾分类的意识其实很多人都有,大家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在于环卫部门的运输和处理环节。环卫部门回收时都是将各类垃圾混装一起,后面处理又在一起,那么分类还有多大意义呢?”
台城花园所在的玄武区城管局环卫科长樊天龙介绍,全区有12台垃圾运输车、36个智能式移动垃圾压缩箱,确实没有专门的分类垃圾运输车。樊天龙解释说,可回收垃圾,比如纸箱、金属之类,在回收之前就经过了保洁人员、拾荒人员等几轮捡拾,再加上后面环卫人员等的捡拾,真正有用的可回收的垃圾已所剩无几。但是对于塑料、废灯管、碎玻璃之类垃圾的回收,环卫部门也承认由于经济价值不高,回收率并不是很高,即使回收了,也没有人愿意要,还要进垃圾填埋场。
城管部门同时表示,垃圾分类回收也不是单纯城管一家的事,事实上很多回收价值高的废弃物,属于商务部门的业务范围。怎样更好提高垃圾的分类回收率,尚需商务部门和城管部门工作上的紧密配合。
除了小区垃圾分类试点,南京在公共场所也都设置了分类垃圾回收箱。南京市城管局城乡环卫处处长陈放鸣介绍,这些公共场所的分类垃圾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垃圾箱分类,经过拾荒之后,都是装进混装车,最后填埋了。
“垃圾分类主要的还不是意识问题,提高末端处理能力是关键。”陈放鸣表示。
处理遇两难——
有毒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复杂,触及利益
垃圾分类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表现在对有毒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处理上。
电池是典型的有毒有害垃圾,南京市城管部门也特别重视对电池的专门回收。2000年以后,南京市每年回收的废电池由最初的5吨上升到后来的二三十吨,如今累计回收约有300吨。按照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规定,这些废电池全部堆放在南京市环保局定点仓库内,十年来一直不知如何处理。
南京市城管局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喻惠萍介绍,实际上废旧电池处理已经有很多成熟技术,近年来不断有企业前来与城管局联系。在南京一家公司获得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上记者看到,这家公司拥有的是废旧电池回收锌锰并直接制备工业用脱硫剂技术。“这样的技术一次性投入费用很高,没有政府支持他们启动起来很困难。”喻惠萍表示。
与废旧电池处理面临的政策和资金问题比,餐厨垃圾在处理上面临的问题更复杂。
陈放鸣介绍,南京市每天产生垃圾5000吨,其中40%左右是饭店的餐厨垃圾和家庭的厨余垃圾,而其处理办法基本上是填埋。2009年,南京市在夫子庙所在的秦淮区建成一座餐厨垃圾处理示范站,运用生化技术将餐厨垃圾处理成肥料。“这种技术下垃圾利用率很高,1吨餐厨垃圾可以生产0.6吨左右肥料”,示范站的负责人介绍。不过,与全市每天数百吨的餐厨垃圾相比,这里5吨的日处理能力显然更多的是一种“示范”效应。
就是这样一个5吨日处理能力的餐厨垃圾处理站也面临开工不足的问题,每天处理量约在2吨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一种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城管部门介绍,饭店餐馆的餐厨垃圾是可以卖钱的,从餐厨垃圾中提取“地沟油”已经是一种公开的秘密了。记者从一些大的餐馆饭店证实,将餐厨垃圾承包给固定人员回收是该行业的普遍做法。如果实行餐厨垃圾的集中专业化处理,将会触及到一个利益链,直接和潜在的阻力相当大。
城管部门反映,与回收环节涉及商务部门相似,垃圾分类中处理环节又涉及政府另一部门发改委,因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发改委的业务范畴。如何发挥发改委的作用,也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城市需要综合考虑的。
出路在哪里——
各部门需要通力合作推动垃圾减量
“垃圾围城!”对于南京来讲,垃圾处理形势严峻。
南京市城管局的数字显示,10年前,南京日产垃圾是2000多吨,如今已是5000吨。“南京现有的三个大型垃圾填埋场,当初设计使用时间是10至15年。”陈放鸣介绍,三大垃圾场容量最大的也就在3年左右。
除了新建和扩建垃圾场外,大力推进垃圾减量化迫在眉睫,而垃圾分类处理是目前垃圾减量化的最有效途径。
时隔10年之后,南京今年重提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喻惠萍介绍,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推进“垃圾四分类”,即将垃圾区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回收处理。今年这项工作的三个重点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快餐厨垃圾处理站建设,以及在试点小区进行厨余垃圾的生化处理。
在南京城南,一个日处理量10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已完成选址,今年有望开工建设。“如果建成后运转良好,我们会加快处理厂建设步伐,争取一鼓作气全部解决全市餐厨垃圾的处理问题。”陈放鸣介绍。
在居民小区进行厨余垃圾的生化处理,就是运用专门的垃圾生化处理机,将小区厨余垃圾就地变成肥料。目前,南京市城管局准备在全市选定16个大型居民小区进行试点,届时每个小区平均会配套1至2台生化处理机。据了解,这项工作主要由招标企业负责运营,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补贴。初步测算,补贴企业的费用,加上为居民家庭提供的材料费用、保洁人员的费用等,一个2000人的居民小区约需投入120万元左右。
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存在的矛盾必需有效处理。拿餐厨垃圾为例,一方面要考虑给予餐饮企业适当的经济补偿,另一方面要加快餐厨垃圾处理的立法步伐,规范餐厨垃圾的去向。在今年的江苏省政协会议上,民进江苏省委提案建议:江苏省应加快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将餐厨垃圾回收制度化、程序化;对私自处理餐厨废弃物的单位应征收餐厨垃圾处理费。
此外,垃圾分类工作牵涉到环保、商务、发改委等多个政府部门,如何在这项工作中有效破解难题,尚需这些政府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