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陕西行资料:从三个村的变化看杨凌现代农业发展

 

    第五届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采访资料:

    从三个村的变化看杨凌现代农业发展(苏同敏)

 

    编者按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建设现代农业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赵正永省长在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园区建设为基本模式,以粮果畜菜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杨凌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本文以三个普通村庄的变化,反映了现代农业发展对“三农”的重要意义,经验值得借鉴,也是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方向。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统计数据近日发布,在全省11市区中,杨凌示范区再次以24.1%的增幅稳居全省之首,绝对值仅次于西安,达7128元。

    事实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即2008年之前,杨凌传统农业依然一统天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化程度低,小麦、玉米等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小,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517元,2007年达到4210元,年均增长10.3%,远低于全省15.2%和全国13.5的水平。

    仅仅两三年时间,杨凌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中等水平一跃成为全省“领头羊”,不能不令人感慨:“‘市’别三年,当刮目相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杨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后,杨凌示范区提出“现代农业看杨凌”的目标,启动建设杨凌所有耕地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大手笔决心“依托产业搞好示范,围绕示范做大产业”。从此,杨凌进入了一个现代农业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增加的新时期。

    2008年之前,五泉镇斜上村和大寨乡西小寨村都是杨凌再普通不过的传统农业村。斜上村共273户1152人,耕地1158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850亩,经济作物308亩;西小寨村共270户1166人,耕地1446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1369亩,经济作物仅有77亩。而揉谷乡是2008年才由武功县并入杨陵区,并入之初无论基础设施还是农民收入均远差于杨陵其它乡镇。新集村即属揉谷,“当初条件还远远赶不上斜上和西小寨”。

    就是这样三个普通村,如今却成为杨凌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变化非常显著的村,用村民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小轿车满村跑”,让我们感觉到了现代农业发展怎样深刻地改变着农村、农业和农民。

    对于此,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调研组认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了杨凌现代农业发展,使农民收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2006年到2008年,西小寨、斜上和新集三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00-400元,年均增幅一直徘徊在11%左右。2009年到2010年,三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137/5031/4528元增加到9164/10537/8173元,年均增加2196.3元、增长38.6%,增幅是三年前的3倍多。二是农民收入结构更趋合理。从三个村农民收入情况来看,现代农业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最大,2008年以来,人均年增加1000元以上。以斜上村为例,设施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由2008年的24.8%增长到2010年的50.9%,设施农业产业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三是农民得到了充分就业。现代农业使农民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没有农忙农闲之分。三个村劳动力不仅实现了充分就业,而且部分外地劳力常年在本村打工。西小寨村党支部书记荆卓平说:“示范园区建设以来,我村980亩地流转给涉农企业,开始我担心农民无事可干,现在全村近200人除了拿地租外,还常年到企业打工,用工紧张时连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难找到。”

    六大变化阐述发展

    对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斜上村村委会主任任让席记忆犹新:“我们曾带领村民赴山东寿光考察,连夜组织农民签协议;2009年春节,我们在设施农业建设工地度过;晚上在路边拉起路灯干活,连灶台都搬到了地头……”

    杨凌示范区干部群众两年多时间的不断探索和艰辛努力,换来了广大农村六方面的巨大变化,深刻阐释了杨凌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深刻调整。仅仅两年时间,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覆盖研发、种养、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的蔬菜、苗木、小麦良种、生猪和肉牛等八类产业,长期以来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一统天下的杨凌农业产业局面迅速被打破。2010年,斜上村设施农业和猕猴桃种植面积发展到836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2.2%;西小寨村设施农业发展到280亩、种苗98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87.1%;新集村葡萄种植和种苗繁育发展到140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45.6%。2008年到2010年,三个村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由8:2调整到1:9。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三个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拉长了产业链,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新集村、斜上村与省果树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由省果树中心提供葡萄、猕猴桃优质品种,并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杨凌赛德高科公司专门从事蔬菜种植、销售和加工,斜上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两年来,园区共引进国内外30多家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入园发展,形成了上到新技术研发、新品种引进,下到销售、加工、储存、物流的全产业链条,使得杨凌的农作物单位亩产值从2008年1908元增加到2010年4306元,增长了125.7%。律师殷浩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巨大增收潜力,两年前便辞职回乡,经营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他把地租过来,然后再雇用农民来种,“搞起特色农产品之后,我们合作社农民的年收入很快增长到了1万多元。”现在,原来1亩收入不到1500元的土地,由于产业化的提高,已变成超过十几万元的“金矿”。

    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路子越走越宽。新集村发展葡萄产业较早,一直是零零星星,种植面积未超过300亩。随着园区建设全面启动,2009年该村葡萄面积一跃达到1400余亩,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斜上村对全村土地进行总体规划,使设施农业和猕猴桃按两个板块规模化发展。西小寨村设施农业也实现了集中连片发展。在三个村,一批产业大户相继出现,带动了部分农户专门从事销售、育苗、农资供应、农技服务等。西小寨村绿百合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撒全库从村里土地银行租来土地,然后又以原价流转给村民,种什么、怎么种都由他统一安排,最后统一包销。斜上村村民王红红经营8座日光温室,栽植猕猴桃2.5亩,年纯收入10万多元,常年雇用本村5名劳力,带动5户群众年均增加收入6000元。

    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2009年到2010年,杨凌捆绑中省农业专项资金1.1亿元集中投入设施大棚、水、路、电以及信息化建设,农业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个村子都新打了机井,新修了水泥路,电力配套到田间地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积极性。斜上村58岁的村民任拉全原是困难户,2006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当时没有卷帘机,1座大棚忙坏了夫妻俩,一到雨天蔬菜销售就成了难题。现在他高兴地说:“大棚用上了滴灌,安装了卷帘机,而且水泥路修到了大棚边,客商将卡车直接开到棚头收菜,现在务3座大棚反倒觉得不是那么忙了。”原来年都过不下去靠吃低保的任拉全,如今不但还完了欠账,主动不要低保,还投资4万多元盖起了三间新房。

    产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技术、销售、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预防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服务体系在三个村都得到推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了产地市场、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和信息发布平台。西小寨村有4名蔬菜种植“土专家”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像这样的农民技术员在园区有63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担任园区首席专家,除了对技术员进行培训外,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与斜上村设施农业基地相邻的杨凌赛德高科公司为农户提供育苗服务,“需要哪类果蔬、什么品种、多少数量,只要签订了合同,新品种、好苗子就按期提供”。像这样的育苗点园区有13个。同时,园区成立了1个区级质量检测中心和3个质量检测站,确保果蔬产品质量。农民普遍感觉到,现在种菜轻松多了,从技术服务、产品质量、育苗、销售等都有专业人员和相应机构,无需他们费心。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在保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农业体制机制的探索”,杨凌示范区农业局局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程建国说,“这方面,土地经营权流转激活了‘第一生产力’”。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需要流转土地经营权。示范区成立了土地银行,推行合并调整、自愿互换、入股合作、反租倒包、企业租赁五种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西小寨村、斜上村率先成立了土地银行,土地从地上变到了账本上,在不改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后,大部分人从事现代农业;一部分人在区内外务工,既获得了土地租金收入,又增加了工资性收入;还有一部分群众从事二、三产业。西小寨村村民王长宁把2亩耕地全部流转给土地银行,年地租收入1400元,夫妻二人在园区务工年收入2万元以上。推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很好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园区成立农民合作社121个,发挥组织引领农民的作用。种瓜大户魏天恩组建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发展中棚西甜瓜,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建设大棚、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品牌销售,注册的品牌西瓜畅销西安大中超市。融资服务消除了农民发展生产的“心头难”。农村信用社大胆尝试,开展大棚、活体动物抵押贷款等业务,解决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资金难题。2009年以来,杨陵区信用联社共发放设施农业贷款3141万元,为园区3000多座设施农业大棚办理了保险,消除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三个村的巨大变化,反映出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使杨凌农民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杨凌的农村、农业和农民。“‘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坚持‘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把杨凌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核心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陕西涉农工业发展战略高地。”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梁桂对杨凌的未来充满信心。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亮眼睛部落
南非“洒红节” 跳跃的色彩
美女礼仪小姐静候博鳌论坛开幕
全球最美丽的樱花盛开景观
人间四月天 台北雨绵绵
古都开封 游客爆棚
烟花三月看扬州 姹紫嫣红景如画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最热新闻
今日会生活
·国务院批复温州港口岸扩大开放
·浙江今年创建200家放心农贸市场
·杭城部分学校禁止学生用修正液
·面包店退卡券遇阻可拨12315登记
拍砖献爱心
·六年级女生一周穿越四省会网友
·机场快速路施工推荐6套绕行方案
·小偷租炫紫宝马冒充“富二代”盗窃
·杭城17日最高气温达27.1℃
论坛摄影月赛
·私人飞行驾照申领放宽 学费需20万
·上海失踪男婴找到 死于家中洗衣机
·超五成网友支持保留两个黄金周
·解放军游戏中现辽宁舰激战钓鱼岛
天天秀观影团
·十八大以来13名省部级官员被调查
·男生织围巾送女友 网友叹逆天了
·高圆圆想当胖新娘 前男友凑一桌
·陈伟霆曝西瓜头减龄新造型(图)
 民生帮帮帮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北京将实施“最严禁烟令” 测测你的烟瘾有多大
·萧山农产品市场销售...
·一级建造师证照被东...
·【回复】杭州卡支通...
·【回复】丁桥创软数...
·【回复】临安西天目...
 推荐专题
H7N9禽流感来袭
H7N9禽流感来袭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谁来保障奶粉安全?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东海告急 无鱼可捕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浙江地下水状况调查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西湖烟花大会暂停?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