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团伙很专业,能很快打出盗洞
4月11日晚,七名犯罪嫌疑人在井陉县天长镇盗窃唐家垴古墓群时,被当地警方一举抓获。经警方调查,这一古墓被盗案牵出一大型盗墓团伙。18日,记者从井陉警方获悉,目前案情已逐步明朗,该团伙已有9名成员落网,另有4名犯罪嫌疑人正被警方网上追逃。
盗墓案牵出13人团伙
井陉县公安局天长刑警队队长郝军喜18日介绍,警方调查“唐家垴案”发现一个大型盗墓团伙,该团伙约有13人,目前警方已抓获其中9人。“除了当晚我们抓获的7名嫌疑人,第二天晚上我们又将其他两名团伙成员在各自家中抓获。”
翌日抓获的两人,曾与其他几人勾结作案。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交代,该团伙自2009年10月起集结作案,每次作案人数不定,或分或聚,流窜多地。
“根据他们目前交代的情况,他们曾在去年将平山一座古墓盗窃。”郝军喜说。该团伙作案工具专业,分工明细,所盗掘文物涉及唐、五代十国、宋、金等时期。
目前,团伙成员中的另外四名犯罪嫌疑人正被警方网上追逃。
本地“内行”引路盗墓
井陉警方表示,已落网的9名盗墓团伙成员分别来自邢台以及石家庄周边县市井陉、井陉矿区、赞皇、平山等,年龄从23岁到53岁不等。
“来自邢台的几个嫌疑人,是比较专业的。”郝军喜说,盗墓团伙分工细致,“有望风的,有干‘苦力’的,另外就是一些懂得专业知识的骨干。”
所谓“苦力”,即在作案时按照骨干确定的位置挖洞,当挖到一定深度时,便换“骨干”上阵,用短铁铲慢速挖土,直至挖出文物。最后再由“苦力”回填盗洞。“这样盗洞不容易被人发现,以他们的速度,一个晚上可以盗两到三座墓。”郝军喜说,盗墓团伙中几名年轻成员是“苦力”。
郝军喜还透露,4月11日案发当晚抓获的七名犯罪嫌疑人中,惟一的一名本地村民今年53岁,常与当地文保部门打交道,“他对于古墓这一块了解得比较多,当晚便是由他引路。”
团伙呈现家族式特点
郝军喜介绍,在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有几人为亲戚关系,甚至几兄弟一起上阵。“暴利让这个团伙呈现出家族式特点。”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该团伙去年10月份在某地一古墓盗取文物,由一名犯罪嫌疑人倒卖成功,获利50万元人民币。
赃款很快被瓜分。负责“望风”的成员一次分得1万元人民币,干“苦力”的分得47000元,“骨干”份子则分得更多。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在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中,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行为将受到怎样的惩罚,所以在我们调查时很不配合。”郝军喜说。
唐家垴古墓群于2004年4月在河北省井陉县天长镇东关村唐家垴地段被发现,至今1300余年。在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中,共发现唐代、北宋和金代的古墓12座,出土了铜、铁、陶、瓷、漆器等器物198件。2008年被公布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