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20日讯 今天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说,由于国际性的大宗商品的物价上涨影响到了中国,给中国的物价形势形成了一个严峻的局面。“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朱宏任介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经济都是有着相互的关联和影响的。自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是举世瞩目的。中国完全实现了加入WTO过程中所做的承诺,中国经济也在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而取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原有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显现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中国有一个素质比较高、相应成本比较低的劳动力队伍。
朱宏任说,中国的资源、能源相应比较短缺,中国人均能源、资源的占有在世界上都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又消耗了一些从国外进口比较多的能源、资源。这样一个发展格局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不会有一个重大改变。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进口的大宗原材料和能源,因为最近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实施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国际大宗能源、原材料、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保持了比较快速的上涨。这种输入性物价上涨的压力不但给中国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同时对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形成了新的压力。因此,恰恰是由于国际性的大宗商品的物价上涨影响到了中国,给中国的物价形势形成了一个严峻的局面,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朱宏任说,中国长期以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会有一个不断的调整和转变。“十二五”期间,中国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说,中国要从过去比较多的依赖于能源和资源的物质消耗转向更多的依赖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加强管理创新这样的发展方式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自然演进过程的。发展的方向是确定的,但是发展要延续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素质不断提高的态势会延续。说这个过程的演进是中国输出了通胀,如果不是出于一些误解的话应该是无稽之谈。(史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