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两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悄然一瞬,却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永恒记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的恢复重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四川全省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的顽强拼搏下,有序开展、顺利推进,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目标任务。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取得的重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及其蕴含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
创造灾后恢复重建历史奇迹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启示
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令人赞叹、促人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本。两年的恢复重建使灾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在中国抗震救灾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抗震救灾史上也堪称奇迹。这个奇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在创造奇迹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卓越领导能力得到充分彰显。地震后,党中央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在最短时间内动员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建立了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区域协作、全民动员的工作机制,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灾区10万多基层党员干部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锋队”、灾区人民的“主心骨”、受灾群众的“贴心人”。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有了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了根本保证。
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基。优越的社会制度能使人类有效抗击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重建美好生活。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科学决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颁布恢复重建条例,建立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北京、上海、广东等19个省市对重灾区县(区、市)进行对口支援,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经济、技术和人才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的极大增强,为灾后恢复重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央财政仅2008年就安排了700亿元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规划的4万亿元投资中安排1万亿元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各级地方政府及时调整年度财政预算,不断增加恢复重建资金投入,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强大支撑。灾后恢复重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组织动员能力和物质保障能力的一次大考验、大检阅和大展示。正如国外学者所赞叹的:“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谋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
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祖国大家庭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抗击自然灾害最深厚、最强大的力量。在灾后恢复重建中,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全国人民携手并肩、万众一心,前方后方步调一致、同心协力,全力支援灾区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省市派出超过10万人的援建大军奋战在恢复重建最前线,大量企业和民间组织以多种方式参与恢复重建,广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慷慨解囊。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援,极大地激发了灾区人民自立自强的决心信心,极大地激发了灾区人民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力量。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生动而有力的诠释。它再次昭示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而不断的重要原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展现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新内涵和新特征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范畴,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为爱国主义注入新的内容。灾后恢复重建的历史奇迹为爱国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并展现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征。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核心是热爱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般而言,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内容。在当代中国,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就不可能创造汶川震后恢复重建这一世界灾后重建史上的奇迹。事实再次证明了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因此,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不仅表现为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表现为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要义是国以民为本、民以国为家。传统的爱国主义通常表现为对民族独立的维护,对国家富强的追求,对祖国人文地理的珍爱。在封建专制王朝中,统治者漠视甚至压迫剥削人民群众,历史上儒家所倡导的“民为邦本”也仅仅流于学理,统治者充其量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爱国主义的两个基本要素——国与民的关系上,“国以民为本”和“民以国为家”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相辅相成。这种爱国主义对传统爱国主义既是继承,更是创新。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将“国以民为本”和“民以国为家”有机统一的过程。党和政府以民生为先,将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灾后恢复重建中,民生问题最受关注,民生建设投入最多,民生项目进展最快。人民群众从灾后恢复重建中得到了巨大实惠,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