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于5月9-10日在华盛顿举行。在经历了2010年的激烈博弈和2011年初的“胡奥会”后,在全球接连发生“政治地震”和“地理地震”的背景下,两国高层官员这次集中会晤将谈些什么?这次对话将对中美关系产生哪些影响?中美关系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脆弱的“风平浪静”
与2010年的激烈博弈相比,2011年初以来的中美关系看似风平浪静。从内因看,这源于1月“胡奥会”这一“1979年以来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高层访问”所带来的拉动效应。此次“胡奥会”不仅有效扭转了此前双边关系的下滑势头,实现了“止跌回升”,而且推动双方加强自我反思和相互了解,使双方对彼此的能力与意图、底线和目标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双方发布的《中美联合声明》及确立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解决了因双边关系性质模糊而带来的麻烦,成为指导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就此而言,中美关系在“胡奥会”后进入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既是各方期待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从外因看,造成中美关系几个月以来相安无事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近期发生的两场“地震”。一个是中东的“政治地震”。突尼斯的国内骚乱在整个地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带来中东和北非地区自二战以来的最大变化。为应对中东变局,美国在推进战略东移的同时不得不回眸中东,运筹亚太的方式相应变化,对中国的正面刺激有所减少。另一个是日本的“地理地震”。“3·11”地震使作为美国亚太战略重要“抓手”的日本自顾不暇,而且灾后的日本对中国援助心存感激,中日关系发生微妙变化,美国若继续一味在亚太拉拢盟友针对中国,也似乎不合时宜。在这种情况下,中美竞争和矛盾被阶段性地冲淡或掩盖了。
但这种风平浪静的态势是非常脆弱的,背后也不乏暗流涌动。中美关系作为全球最重要、最复杂、最敏感的双边关系,牵涉到从双边到地区再到全球的方方面面,其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两国高层领导人的互动来维持和推动。“合作伙伴关系”的新定位,作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指导性原则,也需要实实在在的内容去填充和支撑;如果认为有了新定位就万事大吉,中美关系很可能不进反退。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制约和破坏中美关系的“老问题”还没有获得实质性解决或管控,而新的问题又进一步凸现出来了:
一方面,“一见一售”(会见达赖、对台军售)、“两核问题”(伊核问题、朝核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半岛问题)、“三海争端”(黄海、南海、台海)这些曾经长期牵动中美关系发展以及在2010年成为中美博弈焦点的议题,未来有可能继续干扰中美关系的稳定;
另一方面,中东乱局刺激奥巴马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民主化战略”的冲动明显抬头,美推动“互联网自由”及与“公民社会”对话并暗中针对中国的诸多举措,引起中国方面的高度警觉;而美国对中国航母即将下水是否会“改变地区力量平衡”、中国引领“金砖国家”抱团发展是否会伤害美国利益等问题,也同样心中无底。美国国务卿克林顿3月在参院作证时,忧心忡忡地称美中“为争夺全球影响力正展开直接竞争”;美国安会高官也抱着复杂的心态要求中国做“负责任的竞争者”。双方这些新的疑虑和猜忌成为两国关系的新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双边关系的复杂性。加之美国务院、国防部、国安会负责亚洲事务的高官及美驻华大使相继易人,也给中美关系带来更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