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这是宾主步入宴会厅。(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从清晨到深夜,间隔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甚至同时有专机降落。
首都机场贵宾服务公司党委书记陈京云,忆及去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天的情景,仍兴奋难抑。当天,共有五十多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抵达北京,是首都机场历史上最为忙碌的一天。
陈京云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机场负责接待外宾。他所领导的贵宾服务公司,二十九年前被称作“烟茶分队”,隶属于候机楼餐厅,人员不过十几。随着访华贵宾的日渐增多,业务不断拓展,如今该公司拥有员工一千多人。
奥运会期间,共有一百二十五位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到访中国;整个二〇〇八年,中国共接待一百八十多位外国高级领导人,而在二十多年前,中国每年接待的元首或首脑级外国政要,也不过三十位左右。难怪外交部长杨洁篪说,这种盛况在新中国六十年历史上“从未有过”。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当年,仅有十个建交国;但如今,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一百七十个。六十年来,中国的朋友由少到多,既有全球性大国,也有地图上难觅的小国;由单调到多元,既有社会主义同志,也有资本主义伙伴,可谓朋友遍天下。
新中国成立之初,建交国绝大部分都是以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越南政府主席胡志明,是第一位访问新中国的外国元首。在一九五〇年越南内战还未结束的背景下,胡志明乔装打扮,化名改姓,秘密步行十七天到达中国。五年后,胡志明再度正式访华,受到隆重礼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往机场迎接,沿途欢迎民众载歌载舞,锣鼓喧天。
5月2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由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率领的美国国会众议院访华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对于一个拥有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来说,“一边倒”显然是不够的,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泽东就明确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五十年代中后期,美苏两大强权极力保持两极格局,但亚非拉各国民族独立运动空前高涨。
相似的经历和愿望,以及中国领导人敏锐的洞察力,推动中国与广大亚非拉国家人民走到了一起。到一九六九年底中国建交国达到五十个,其中绝大部分是亚非拉国家,他们视中国为最可信赖的朋友,各国政要纷至沓来。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无可回避要与西方国家发展关系。继法国之后,一九七八年,经过艰苦谈判与秘密往访,中美建交。三十年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笑言,“我的生日是十月一日,和中国国庆节是同一天。所以,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总是说,我成为中国的朋友简直是命中注定”。
这或许有些偶然因素,但背后反映的是历史必然,那就是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与深入,中国外交展现出巨大的开放与包容,不再以意识形态异同论亲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大国小国皆是朋友,富国穷国都为伙伴。截至二〇〇七年底,在全世界不足二百个国家中,与中国建交的有一百七十一个。
3月11日,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华盛顿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张岩摄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刚刚结束访华,财政部长盖特纳旋即抵京。从一日早晨八点半开始,盖特纳马不停蹄地与中国财经高官会面,包括副总理王岐山以及商务部长、银监会主席、财政部长、发改委主任等,他还会获得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这样的行程将一直持续到二日离开北京。
差不多就在盖特纳结束访华的同时,上任仅两个月的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将乘专机抵达北京,这是他首次到访东盟以外的国家。如此频密的外国政要访华,已慢慢成为一种常态。特别是仍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到访中国,已排入全球政要的最主要日程。
对于中国人来说,需要逐渐适应世界日渐炙热的目光;对于世界而言,对中国的密切注视将成为一种习惯。在彼此的对视中,中国和世界将彼此调适,相辅相成,共生共荣。(记者 齐彬)
吴建民讲述中国外交60年:韬光养晦仍要管100年 “在这次金融危机尘埃落定时,二十一世纪新世界格局的雏形会出现在人们眼前。”吴建民说:“无疑中国在世界发挥的作用将会增大,但我们作用的发挥,是同世界积极合作而不是要反对世界。” “有人经常问我,你们外交太软了,现在我们有这个实力了,该发脾气要发脾气,该拍桌子要拍桌子。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人家会想,你人均三千美元就这么凶了,将来人均两万美元会怎么样啊?” >>>阅读全文
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寻求责任与能力的平衡
“中国已经被推到一定地位上,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这种趋势目前正在出现。”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新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力量”电视论坛上表示。
金融危机下,坐拥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再度被全球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们寄予厚望,甚至被称为拯救世界的“骑士”。不久前召开的伦敦G20峰会上,中美两国领导人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西方有人感叹,“G20实际上已经成为了G2”。 >>>阅读全文
西媒:中国"经济外交"展现信心和责任 是他国榜样
中国政府确确实实已经通过国际合作把遏制危机的蔓延落到了实处。从去年11月到今年初,中国领导人展开了多次外交之旅。在他们的所到之处,北京都传达出一种准备好与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以克服全球金融危机的信息。中国用具体的行动证明了它作为国际合作推动者和执行者的作用。 >>>阅读全文
英外交大臣:中国将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与中国的关系上,欧洲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战略考虑,"米利班德称,"我认为很大程度这是制度上的原因。中欧关系是里斯本条约(所存在问题)的例证。在目前的状况下,每届中欧峰会,欧盟都会由一名不同的主席牵头;而每年欧洲方面都有一系列不同的侧重。" >>>阅读全文